既然那边还没完成工字楼的修建,那么所谓的培训什么,自然无从谈起。
昨天,陈国华也刚从香饵胡同那边回来,自然是很清楚那边目前的施工情况。
也因此,现在陈国华对苏元复他们的安排,肯定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并且,不管是香饵胡同还是五道口,也都是振华研究所单位的资产,在哪工作,都差不多。
此时的振华研究所,碳纤维材料实验室也挂牌成立了,就等着齐北、裴益民、吴忠明他们十三位大学生入驻了。
听到安排之后,他们十三人第一时间欢呼了起来。
不过,他们还是很关心一点,那就是工人的问题。
“工人就没有了,现在你们不需要进行设备层面的研工作了,只需要负责碳纤维材料的研。”
陈国华淡淡说道:
“我们振华研究所会有自己的设备研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很有可能是我们振华研究所最大的实验室了”
总共十八个实验室,是目前陈国华对振华研究所的安排。
这个安排肯定会持续好几年了。
除非它又要继续扩大,否则的话,短时间内来说,肯定就只有十八个实验室了。
即便如此,接下来一段时间内,陈国华的工作,会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当然了,类似软件编程、晶体管、航空动机等实验室,陈国华需要花费时间,是很少很少的。
除此之外,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振华研究所的科研成果,恐怕就不会像之前那样迅猛爆了。
设备研实验室会协助其他实验室,来完成项目所需要的辅助设备。
要求其他实验室跟设备研实验室进行合作,开出必须的设备。
相当于后勤大管家一样的存在。
解释了一下设备研实验室的情况之后,吴忠明、齐北他们顿时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尽管他们实验室只有十三人,但没关系,配合默契的话,也是同样可以完成任务的。
更何况,他们对碳纤维这种材料的了解已经十分透彻,继续沿着这条路往下走,肯定能够拿出来更好的产品。
华居佐、吴礼义、李寿同、石新圃和钱振鹏他们五人则是直接分配去了设备研实验室。
这一点,跟他们之前在材料科研所的工作,没什么区别。
毕竟那个时候,他们也是搞汽车配件研工作,可实际上,由于陈国华的项目快展,后续很多项目的辅助设备,都是华居佐他们给研出来的。
刘永芬、王宝柱、聂景忠、陶延桥、顾毓珍等人,也都各自分配去了对应的项目。
总共十八个项目那么多,光是数控机床、存储器、光学仪器等几个项目,就急需很多高精尖人才了。
就他们眼前这五十七人,讲真的,也就是塞牙缝罢了。
所以,陈国华很快就把他们给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等他们兴高采烈地离开之后,陈国华也走出了房间。
结果,刚出来的时候,却看到了一个他很不想看见的人。
“陈主任,对不起,我不应该猪油蒙心,降低你们振华研究所的大肥猪份额,请你原谅。”
来人正是有段时间没有见过的王树迎。
跟之前的意气风相比,现如今的王树迎,模样憔悴了许多。
站在王树迎身后不远处的是邱宗岳,肯定是后者逼迫其前来的。
否则的话,以王树迎此人的骄傲,怎么可能会对十九岁的陈国华道歉呢?
听到此话,陈国华心里还是挺别扭的。
其实之前他从葛守志那边得知自己研究所的大肥猪份额降低的时候,还以为是粮食不够导致的呢。
众所周知,现如今是十二月底,寒冬腊月的季节。
大肥猪的运输、屠宰工作等,都十分麻烦。
除此之外,大肥猪也是需要运往京城火车站的冷库进行冷藏,然后送往莫斯科。
还债!
即便由于陈国华的原因,华润公司前后收入过三亿美金的外汇收入,换算成人民币的话,是七八亿左右。
这笔钱已经是债务的十分之一了。
可虽然如此,内地迫切地想要把债务还清,然后再慢慢还剩下的几十亿项目援助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