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威猛的哥哥 > 第76章 赵氏朝廷的那些腌臜人腌臜事(第2页)

第76章 赵氏朝廷的那些腌臜人腌臜事(第2页)

“知秋,我把半生的心血与希望,都寄托在太子的身上,没想到他居然如此地不成器。

我播下的是荞麦种子,收获的却是藁草。

此事若是换作是你,你能高兴得起来吗?”

夏知秋点了点头,叹息一声,一时不知道应该如何宽慰。

几息时间。

夏知秋关心地问道:

“陈老,既然您如今已经跟赵氏朝廷彻底切割,远离那个腐朽之地,不知今后有何打算啊?”

陈安时反问道:

“知秋,您跟我说句实话,如今的赵氏朝廷,可还有挽救的必要吗?”

夏知秋不及思索,摇了摇头,断然道:

“不值得。

赵氏朝廷如今已经从根子里烂透了,腐朽不堪,大厦将倾,任谁也救不了他的!”

陈安时问道:

“哦!理由呢?”

夏知秋略一思忖,组织了一下语言,分析道:

“大夏太祖皇帝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夺恩主柴氏的天下,建立大夏。

他吸取了大唐军阀割据,国破家亡的教训。

也为了防止日后大夏有将军军权在手,一家独大之后,效仿他赵匡胤,也来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夏自立。

所以。

他当上皇帝之后,便采取了重用文官集团,打压武官集团的国策,防止将军做大,威胁皇权与国家的稳定与安全。

赵匡胤的这个扬文抑武的国策,如果放在大夏国力强盛,外邦孱弱的环境下,对于稳定朝局与国家,的确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一旦外邦崛起,国力强盛,剑指大夏,双方生武装冲突。

那么,这个扬文抑武的国策,立刻就会露出其弊端来。

比如。

纵观大夏这百几十年来的对外战争,对外之所以屡战屡败,丧师失地,皆是因为朝廷扬文抑武,防范打压武人,让不懂军事的文官执掌军队,致使应对失当,兵败如山。

而即使出现了武人良将执掌军队,打了胜仗的情况,便立即有文官出来诬告军人拥兵自重,意图不轨。

结果往往弄得这些有功于国的良将们,最后不是降职留用,百般打压,就是削去兵权,归隐山林。

如此这般。

便致使朝廷越地是非不分,良将蒙尘,人才凋敝,武备废怠,军事越混乱糜烂。

面对强敌之时,更是不堪一击。

更可悲的是,

即使百年来大夏屡屡被外族肆意凌辱,丧权辱国,赵氏朝廷的这种重用文官,打压武将的国策,也没有得到纠正。

而到得后期,反而更加地不可理喻,丧心病狂。

以前,赵氏朝廷虽然扬文抑武,打压抑制武将集团,但是,对于那些保家卫国的武将们,多少还保持一点怜悯。

最多也只是削其兵权,让其回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