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顺子!”曹化淳朝之前递给他湿毛巾的一名小宦官叫道。
“干爹,儿子在呢!”那名叫小顺子的宦官舔着脸赶忙上前回道。
“你跟了杂家几年了?”曹化淳问道。
“回干爹,已经五年零三个月整了!”小顺子轻声回道。
“已经五年了!”曹化淳呢喃了一句后,继续朝小顺子说道:“杂家想让你今后留在安南镇边营当监军,你可愿意?”
“干爹,干爹,您不能丢下儿子啊,儿子还要一直在您身边伺候您呢!”小顺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跪在地上抓住曹化淳的裙摆哭求道。
“好了,收起你的猫尿,这可是很多人都求不来的美差!”曹化淳哪还不知道小顺子打的什么主意。
小顺子抽噎着坚持到:“儿子还是舍不得离开干爹,求干爹不要丢下儿子!”
曹化淳耐着性子安慰道:“安南总督府事关皇爷南洋大计,杂家看你平时比较机灵听话,这才将你留在此地,但你留下来后不能乱来,想要的东西迟早都会到来,皇爷不会亏待那些实心办事的奴婢!”
“是,干爹,儿子记住了!”小顺子见曹化淳已经下定了决心,便只好擦了擦脸颊上的泪水,低声抽噎着答道。
“嗯,今后在安南,不仅要盯紧镇边营的人,还要打探一些南洋的信息,尤其是大小弗朗机与尼德兰这些泰西人的信息,以后有大用!”曹化淳小声交代道。
“是,干爹!”小顺子低声答道。
“好好办差吧,说不定哪天杂家还要你替杂家养老哩!”曹化淳语气低沉地看着前方的海面说道。
“是,干爹,儿子一定会好好孝敬您!”小顺子语气庄重地回道。
“好了,杂家知道了,继续吃饭吧,都快凉了!”曹化淳说完,再次端起了放在桌面上的碗筷。
正在房间内看闲书的曹化淳,看着小顺子走到自己跟前说道:“干爹,柳将军又来了!”
曹化淳放下手中的书道:“让他进来吧!”
“是,干爹!”小顺子说完,朝房门外走去,没过多久,柳云龙就从门外走了进来。
“公公,广南阮氏世子阮福澜想单独求见公公!”柳云龙走到曹化淳跟前小声说道。
“哦?他是怎么知道杂家在这里?”曹化淳略显诧异地问道。
“回公公,想必是哪里走漏了消息!”柳云龙内心警醒地答道。
“去查查,看到底是谁走了消息!”曹化淳目光不善地盯着柳云龙道。
“是,公公,下官马上就去查!”柳云龙小心地答道。
“那个什么广南世子找杂家何事?”曹化淳假装弹了弹身上的灰尘问道。
“回公公,他说是想向大明朝贡之事!”柳云龙回道。
“让他进来吧!”曹化淳考虑了一会后,还是同意了阮福澜的求见。
“小臣广南阮福澜,拜见曹公公!”阮福澜在小顺子的引领下,在进入房间后朝曹曹化淳深深行了一个躬身礼。
“听说你们要向大明朝贡?”曹化淳没有让阮福澜站起来,而是直接开口询问朝贡之事。
“回公公,的确如此,我们广南阮氏仰慕天朝文化久矣,之前一直因郑氏的阻拦,才导致了我们所求无门,在听说公公来了我们广南后,小臣便马不停蹄地前来求见!”
“你可知道要想向大明朝贡,必须得经过大明皇帝陛下许可?”曹化淳不疾不徐地问道。
“回公公,小臣明白的,等公公在广南之事了了,小臣便随公公一同前往京城求取此事!”阮福澜态度十分恭敬地回道。
阮福澜之所以要亲自去大明京师,一是了解大明现在的情况,二是通过朝贡之事,彻底奠定他在广南无可撼动的世子之位。
对于阮福澜的小九九,曹化淳自然是不明白的,沉吟片刻后答道:“朝贡之事,容杂家思虑一番,明天再给你答复!”
“是,公公,小臣还有一事相求!”阮福澜腰弯得更低地请求道。
“何事?”曹化淳淡淡地问道。
“回公公,我们广南阮氏请求派遣学生前往京城学习天朝先进文化!”阮福澜语气十分诚恳地恳求道。
“此事杂家不能做主,所以无法答复你,你先退下吧!”曹化淳不耐烦地摆摆手道,对于这种想走他捷径的敌对势力,曹化淳自然是没什么兴趣,财宝虽然喜爱,但他也得有命拿才行,更何况现在的他压根就不缺钱。
“是,公公,小臣告退!”阮福澜并没有因曹化淳的拒绝而有任何的不满,只要将这个请求说出去就行,因为迟早会传到大明皇帝的耳中。
“条约签完了没有?”曹化淳朝侯立在房内的小顺子问道。
“回干爹,已经签完,不然柳将军也不会带阮福澜前来求见干爹!”小顺子躬身答道。
“好,明早让人去给沈老将军与襄城伯送信,可以撤军了,让他们暂时撤到舰港这里来,等阮郑战事结束与顺利完成华美及占城等新土地的交割后,我们再回大明!”曹化淳说完,轻呼了一口气。
广南战事终于告一段落了,又完成了皇爷另一项重要军事行动,南洋有了吕宋与安南一东一西两个基地,再往南就容易许多了。
“是,干爹!”小顺子躬身答道。
“嗯,去吧,杂家再看会书就睡了!”曹化淳说完,再次拿起了放在案桌上的书籍。
“是,干爹,儿子告退!”小顺子说完,轻手轻脚地退出了房间,顺便还把房门给关上了。
第二天中午左右,阮福澜与阮福滨返回了顺化城,而他们手上也多了一份已经签过字的《舰港条约》,算是广南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没办法,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但好死不如赖活着,在对大明让出如此多的利益后,他们广南阮氏依然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与最大的食利者,既然大明堵住了他们南下的道路,那就想办法越过西面的长山山脉,向南掌、哀牢、真腊与嘉莱等地拓展势力。
《舰港条约》签订后的第二天,驻守在广治、东河与顺化城下的明军开始陆续撤退,按照曹化淳的要求,纷纷撤到了舰港。
而柳云龙这边,让戚元辅带着广南阮氏官员与广东水师的船队及安南总督府的官员,一同南下接收原先的华英国,至于占城国,目前还有残存的国家政权,等稳定华英国势力后,再强势南下废除原先已经虚弱不堪的政权,开启大明安南总督府的统治。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