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刚要摁住哪壶不开提哪壶,专在康熙伤口撒盐的乌那希。
结果就见小家伙已经小跑着往御前了。
难为她人小腿短,每一步瞧着都踉踉跄跄,却还顺顺当当到了康熙面前。且笑盈盈举着她已经啃了半块的点心往他嘴边送:“吃~”
“甜甜,心好!”
康熙笑:“乖福襄是说吃点甜的,心情会好?”
嗯嗯。
乌那希重重点头,再度踮起脚尖,执着地把点心往康熙嘴边送。
边送还边喊啊,示意他配合张嘴。
可把梁九功给吓得哟,声音都尖细起来:“格格,这万万使不得啊……”
话没等喊完,他家万岁就已经含笑低头,张口接了那半块还带着小格格口水的菱粉桂花糕。
随和到让太后都无比震惊。
而康熙已经笑着抱起乖孙女:“嗯,确实香软甜美。也如乖孙女所言,用完后都开怀了不少。”
“真的?”
“真的,真的,比珍珠还真呢!”
“那……”小家伙狠狠皱眉,万般不舍地看了看另一只手里的半块菱粉桂花糕。
好一会儿才跟做了什么重大决定似的,送到康熙嘴边:“给~”
[多吃点吧,多吃多快乐~]
[唉!眼看着就康熙四十四年,我这可怜的皇玛法啊,也快乐不了几年了!]
太后:……
这个时候,就有点后悔自已汉语水平一日千里般的进步了。
都听得懂,且忍不住帮小家伙美言。
她老人家甚至都等不及乌那希犯困,被送回自已屋子里。原地就飚起蒙古话来:“孩子还小不懂事,皇上你别跟她一一般见识。”
“她也是关心你,自已都舍不得吃太快的点心,一次就给了你两块呢!”
别看两块点心不起眼,可不是谁都能让小吃货主动分享的。
所以……
别听她心里怎么叭叭,多看看她怎么做。
小家伙重情重义着,特别心疼你这个皇玛法。便有什么不妥当,也看着孩子至纯至孝的份儿上,多多包容些吧。
康熙看了看太后,又看了看在自已怀里笑得一脸天真烂漫的小家伙。
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错,怎么就让太后误会自已是个不念祖孙情的了?
且退一万步说,就算天家无情,小家伙还有其无与伦比的大作用呢!也就是碍于读心之事,许多事情不好言明。否则牛痘与大蒜素之功,就足够布衣封侯了。
康熙轻笑:“乖孙女的孝心,朕一向知晓,皇额娘不必担忧。”
乌那希一脸雾水:好好的,这怎么还换台了呢?
说好的太后初学汉话,最重要是多读、多听、多练,能用汉语交流就尽量不说蒙古话呢?
可恶。
这样有种两人当着她这个当事人说她坏话,但语言不通,她完全听不懂的感觉!
憋屈,太憋屈。
而这样的憋屈仅仅是开始。
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