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昏黑,无星无月,风高欲雨。
黑漆漆的官道上,忽然出现了一队人马。
十余骑人马擎着火把,风驰电掣而来。
风愈烈了,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噼啪打下,众人手中的火把都被打的暗下去。
为之人抬眼前望,现不远处似有一座小小庙宇,孤立在荒无人烟的道边。
男人眼睛一亮。
此时此刻,能有一处屋檐避雨自然是最好的。
但他并没有开口,仍然夹紧马腹奋力朝前奔去。
只因自家侯爷曾下令,神医已在京城动手,他们必须尽快赶回去看好戏,同时也助神医一臂之力。
十余匹人马迅靠近了小庙,小庙里的灯火已近在眼前,就在将要掠过去的时候,当中的男人忽然一声招呼,让众人停了下来。
“去庙中避避雨,天亮再走吧。”
“是,侯爷!”
然而众人进了庙门,才现这庙中点着灯火的并不是庙祝或和尚,而是另外一波在此避雨的人,且还都是女眷。
两个老妪和一个年轻姑娘,三人正坐在破败的神像前,围着一个火堆烤火。
三人的衣衫和形容都有些狼狈,显然也是连夜赶路而刚刚淋了雨。
见一行人突然这么闯进来,三人都是吓了一跳,急忙聚成一团。
两个老妪把姑娘拦在身后,警惕地看着众人。
当先的青川皱了皱眉头,回头征询自家侯爷的意见,后者摇了摇头,走上前去,掀起了斗笠。
斗笠之下,是一张略显疲惫而又十分硬朗和英俊的脸。
被老妪们藏在身后的姑娘明显眼睛一亮。
裴应见观察了一下三人,开口道:“老人家莫慌,我等欲往京城去,心急赶路错过了宿头,又下了雨,因此进来避避雨而已。”
左边的老妪点点头,但没接话,裴应见见状,便让青川将角落收拾干净,让众人在此稍作休息,天亮即走。
很快天色渐亮,雨小了一点,但还未停。
裴应见这边的人都还在熟睡,那两个老妪却带着那姑娘悄悄起身,准备离开了。
但奇怪的是,那姑娘行动磨磨蹭蹭,似乎不太愿意走,其中一个老妪见状,立刻在她胳膊上狠狠拧了一下。
姑娘的眼泪簌簌掉落,张张嘴巴,却全然不出声音。
老妪很凶,一把拉扯住她,就往外面走去。
角落里,本来熟睡的裴应见忽然睁开了眼睛。
只见那姑娘满脸泪痕,脚步踉跄地被两个老妪扯出了大门,就在跨出门口的时候,姑娘的裙下忽然似有什么东西掉落。
裴应见赶上去,捡起一看,却是一块小巧玲珑的玉佩。
玉质温柔,价值不菲,背面浅浅刻着一个“月”字。
裴应见眉心一皱,似有所感地抬眼。
微亮的天光下,庙宇门前残破的牌匾上微微显出三个字——春南观。
“青川!去把人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