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块建造冰屋,比用混凝土钢筋建造,难度降低了数十倍不止!虽然困难,但并非不可能!
众人回去的第一时间,就是安排手底下的人,来到幸存者中,寻找建造方面的人才。
开始设计图纸,并且规划路线。
至于普通幸存者,完全没必要知晓这些事情,只需要安安心心建造冰砖即可。
前往山脉的人员,也需要在第一时间挑选出来,并且前往东面冰墙,由陆深亲自带领。
一切计划,有条不紊地下达下去,并且迅速开始运转实行。
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同样为着生存努力,所以不存在勾心斗角,效率非常高。
当天晚上,建筑队的人选,就已经确定完成。
总共八人,曾经都是土木工程专业,有些只是普通员工,有些则是结构学专家,也有建筑学的研究生。
如果要让他们,在末日建立起一座高楼大厦,那简直是异想天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如果只是建造冰屋,并且设计其中的结构,确保其稳固,那么难度并不高。
结构学专家,也是第一时间给出意见。
直径达到50米的冰屋,高度至少在七八米以上,想要保证不坍塌,并且长期稳固的使用,必须要做下以下几点。
第一,就是根基足够深。
至少,整个冰屋周围的冰墙,需要扎根在土壤中,至少五六米深。
而且要足够厚实,就像建造城墙一般,厚度至少达到数米,这样才能保证建造到高处时,依旧能够牢固稳定。
除此以外,因为需要在顶部加盖,且还是数千平方米面积。
所以,为了确保不坍塌,内部必须搭建大量承重墙。
提议说,两米乘两米的立柱,内部至少要有200多个根,从而支撑起整个顶部。
而冰屋内部的区域划分,可以按照这些立柱来安排。
这样建造起来的冰屋,才能够足够坚固,并且长期使用下去。
建造难度,比众人想象得高了不少,但只要能拿出设计方案,并且确定有成功的可能,就完全值得尝试。
整个第六区,如此庞大的人手,无论是人才还是劳力,都可以轻松解决。
所以这件事情,陆深全权交给胡林宇负责,他为人稳重,更加适合这些事情。
……
晚上,躺在自已的冰屋中,陆深辗转反侧,开始主动拨通了杨钧博的通讯。
“杨队长,关于萤蝗的研究,有结果了吗?”
很快就得到回复,但结果令人有些失望。
“暂时还没有,尸体刚刚送回聚集地,科研团队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大概要多久。”
“至少半个月左右。”
陆深重重皱眉,半个月时间实在太长了,特别是在末日之中。
同时他也明白,以官方聚集地的性格,就算已经得出了结论,大概率也不会第一时间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