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开局百万利润(缘封) > 第95章文人墨客们的顶奢(第1页)

第95章文人墨客们的顶奢(第1页)

在刘耀祖打了电话之后,王斌说了声稍等,他马上赶过来!

“刘总,先别管王主管啥时候能来,估计得等一阵子,先给我们介绍介绍这笔筒的来历呗!”

“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不过我们应该没多少懂竹雕的,还真不认识这位大师!”

“什么大师,这位可是竹雕宗师!”

直播间的众人发现那位王主管竟然如此看重这笔筒,一个个都起了好奇心,想让刘耀祖给他们讲讲这笔筒的来历。

刘耀祖点点头,开口给他们讲解起来:“刚才有人问了,这个喦字到底怎么读,其实这是一个阴刻的字,你们可以读作岩,这落款的三个字是芷岩制!”

“芷岩是谁?没听说过啊!”

“我也没听说过!”

刘耀祖:“可能很多兄弟都没听说过,但这位可是清代最著名的竹雕大家之一,本名叫周颢,字晋瞻,号芷岩,所以多数人都直接称呼他为周芷岩!”

“周芷岩。。。跟周芷若没啥关系吧?”

“兄弟别闹,这位可是正经的竹雕大家,宗师级别的人物!”

刘耀祖:“捡漏王兄弟说的对,大家玩归玩、闹归闹,别拿宗师开玩笑,这位周大师在竹雕行业里的地位,可是相当于杜甫在盛唐诗人中的地位一样!”

“嚯,那这位周大师的确是厉害!”

“是啊,能够在竹雕行业比肩杜甫在唐诗中的地位,那绝对是顶尖到不能再顶尖的宗师了!”

“这么厉害的人做出来的东西,肯定很值钱吧?”

“也未必,虽然这位周大师的确很厉害,但竹雕这玩意毕竟太小众了,现在还有几個人用这东西?而且竹子也不是啥好材料,本身不值钱,全靠雕刻师的名气撑着!”

“楼上说的对,看姚老爷子卖的价就能看的出来,现在买这东西的人是真没多少了,像主播这种行家能看懂门道的,觉得一件能值几千上万,可对一般人来说,卖几百块人家都嫌贵!”

“这也没办法,艺术品一类的东西,全看个人喜好,喜好的人多了价格自然就能抬上去,太小众的哪怕再怎么精美、做工再怎么精良,一样也是卖不出好价格!”

();()  “别想太多了,根据本捡漏王的经验来看,这类文房用具虽然偏小众,可喜欢这类型的人大多非富即贵,所以价格没你们想的那么便宜!”

刘耀祖:“捡漏王兄弟说的没错,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叫做穷文富武,所以导致很多人下意识的可能认为练武的都有钱,而读书的都穷,其实并不是这样。”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练武的门槛比较高,没钱的话支撑不起来练武之人所需要的大量肉食、药材等物资,而读书需要的成本相对而言就低了很多,基本上没太多的额外的花销,最大的开支也就是书本和拜师的费用。”

“所以不要觉得古时候的读书人就都很穷,恰恰相反,从古至今真正有大学问的文人墨客们从来都不穷,反而个个十分富有!”

“所以兄弟们千万不要信什么读书无用论,恰恰相反,读书很有用,而且多读书、读好书,真正把书上的好知识吸收到自己身上,才是穷人最容易也是成本最低的翻身途径!”

刘耀祖这边正说着话,花市外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一名中年人匆匆赶来,听到他的话立刻就接上了话茬:“你说的没错,从古至今真正有大学问的人,不管是地位还是金钱,只要想追求,不说唾手可得也可算是轻而易举!”

刘耀祖看到来人,顿时就笑了起来:“王哥,你不是送林琳回京城了嘛,怎么这就回来了?”

今早在古玩城分道扬镳的时候,王斌说是开车送林琳回京城,所以之前通话的时候,如果不是再三确认对方回到了邯城的话,他都有心直接走人了。

“是啊,原本没这么快回来,但刚走到半路的时候,那丫头公司里又发现了几个好苗子,所以我们就调头回来了,刚下高速就接到了你的电话!”

在王斌说话的时候,花市外面又走进来一位女子,果然是那位林大总监!

林晓晓迎了上去,姐妹俩怎么聊天、聊些什么,他也没空去管。

目光最终落在王斌身上:“王哥,这两个笔筒你来帮忙估下价吧!”

();()  “好,好,好!”

王斌连道了三声好,那眼神直勾勾的盯着面前的笔筒,仿佛被勾了魂一样。

作为嘉德这样全球知名的大拍卖行,一个地区的主管人员,王斌也可以说是见多识广了。

不过像这样保存完好、品相精美的笔筒,显然还是有些罕见的。

只见王斌轻轻托住那件牡丹图笔筒,在手中慢慢转动,仔细欣赏着雕刻的纹路:“画风秀润、栩栩如生!”

“整体采用阴刻技法雕得相当深陷,再在深陷部位依据纹饰的需要浅雕局部纹饰,将这副牡丹图完美的雕刻在了竹筒之上,仿佛不似雕刻,更像是笔走龙蛇描绘出来的一般,这是标准的‘陷地深刻’法,属于典型的嘉定派朱氏竹雕技法!”

“这种技法雕刻出来的图案,表面光素,层层叠刻、错落有致,使得纹饰更加具有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果然是朱氏雕刻法之大成者!”

在王斌的讲解之下,众人更能体会到这件笔筒的精美之处,以及那位周大师的雕工之强悍!

刘耀祖在一旁边听边点头:“王哥说的没错,周芷岩的竹雕技法可以说是达到了整个行业的一个巅峰!”

王斌一脸痴迷的看着手中的笔筒:“是啊,周大师于雍正年间崭露头角,乾隆年间名噪一时,成为当时许多文人墨客所争相追逐的文房顶奢。”

“据说当时京城荣宝斋的前身松竹斋中售卖的芷岩制款笔筒,价格高达千两白银之巨,却依旧难挡人们的竞逐,每到一批不久就被人一扫而空!”

刘耀祖在一旁跟着解释道:“乾隆时期一石大米约二两半白银,换算下来一两白银大概七十斤左右,现在一斤大米应该是三块钱,算下来千两白银的购买力应该超过了二十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