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元璋的说话声,官员们也终于反应过来了。
与此同时,太监庄头也让人将早就准备好的秤杆拿了过来。
为了确保精准,在土豆上秤之前,朱元璋还让人专门讲土豆上面的泥土清洗干净。
随后太监庄头稍微调整了一下秤杆,就当着所有官员的面,将土豆放在秤盘上。
没有任何作假的手段,所有官员都看到了秤杆上的指标在那里。
将重量秤完之后,太监庄头立刻就报出了结果。
“回禀陛下,这株土豆苗结下的果实重两斤有余。”
虽然早就知道答案,但太监庄头说完之后,朱元璋嘴角还是忍不住弯了起来。
“继续,再拿几株过来称重。”
“是!”
朱元璋说完,太监庄头立刻就安排人在田地里随机挑选了十株土豆苗。
将土豆摘取下来清洗干净之后,将其逐一称重,最后得到的结果都差不多。
基本都是两斤出头的重量,也有达到三斤的,不过十株里面只有两株达到三斤。
看到这里,在场的官员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朱元璋称它为仙种了。
这种产量在大明没有任何农作物能够和它相比的。
如今已经证实,这土豆的产量根本就不是魏武说的四十一石,而是远远超出这个数字。
就在所有人都还处于震惊状态的时候,朱元璋的声音再次传来。
“你刚才说,这亩地一共种下了三百一十株土豆苗,却只占了一亩地的十分之一。”
“一株土豆苗能够产出两斤收成,算下来一亩地的收成就有差不多六千斤对吧!”
听到朱元璋的询问,太监庄头不敢迟疑,立刻就低头回答道: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亩地的产量绝对能超过六千斤。”
等太监庄头说完,朱元璋笑了,笑的无比的开心,随后直接大手一挥。
“称,给咱继续称,所有土豆苗全都称了,精准记录下来,一分一毫都不许有差错!”
“是,陛下,奴婢这就去!”
太监庄头回应了一句,然后立刻就带着人在田地里忙活起来。
因为不缺人手,很快所有的土豆就全部称重完成,并且堆在了朱元璋和百官面前。
“回禀陛下,奴婢仔细称过了,三百一十株土豆苗共产出六百四十三斤六两四钱土豆。”
“和您计算的一样,如果合算称亩产,一亩地大概能出产六千五百斤,折算下来是亩产五十四石!”
亩产五十四石!
虽然百官早就在心中计算过了,可真听到这个结果还是止不住倒抽一口凉气。
当初魏武说的是最多四十一石,然而实际产量比他说的还要多出十三石。
要知道这才仅仅是一亩地的产量啊!
若是将来大规模将这宝贝推广下去,那么整个大明就再也不缺粮食了!
其实若是魏武在这里,就连他都会因为这个产量而惊讶不已。
就算是在后世,亩产达到五千斤都需要土地和专业肥料还有科学的种植方法。
可这里是大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