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名为止戈,这就是摆明了不想让李无锋再继续征战沙场。
依据帝国常例,除皇室族人,侯爵与封号不可兼得,李无锋娶妻李氏嫡女,已经基本断送了成为皇亲的可能。
所以封侯实际上相当于变相的剥夺了他承继镇西大将军的资格。
无论李无锋还是李玄策,甚至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在今天的大朝会上,沧元皇帝会当众把三川之事摆出来。
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在众人猝不及防之下,三言两语就解决了之前争议许久的三川承继问题。
所谓帝王心术,古之圣君也不过如此!
李玄策此时也只能苦笑一声,根本无法直接回答李无锋提出的问题。
办法当然不是没有,而是那些办法就不是他这个身份的人能够向李无锋建言的了。
整个三川恐怕也只有杨不平能够肆无忌惮的向李无锋说出抵消封侯影响的那些不入流招法。
因此也只能隐晦的用“既来之则安之来”来暂时缓解李无锋的怒气。
李无锋在泄之后,也迅恢复了冷静,反而露出笑脸。
“玄策,你说的对!既来之则安之!如今小爷我也是帝国唯五的侯爷之一了,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生活怎能不让人神往。”
…
李无锋被封止戈侯的消息,如秋风扫地般迅传遍帝都,传遍帝国!
对于百年来第一位因军功而封侯者,更是帝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封侯者。
虽然还没有正式赐封的圣旨布告天下,但他和李玄策刚一进府门没多久,就已经有数封拜帖和请帖送上门来。
送拜帖的有小族名士、大族庶子,他们无一例外是想要得到李无锋的推荐以做晋身之资。
侯爵可是每年有三个直接推荐京官的权限,帝国四大家族在朝堂上之所以会如此根深蒂固,推荐之权正是其根本。
试想一下,以李无锋的年纪,如果执掌侯爵之位四十年,那就是百多名京官或京官外放地方的官员是他的门生故吏!
那将是帝国朝堂上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从这一点来说,沧元皇帝虽然变相剥夺了李无锋的承继之权,但也给了他或者说三川李氏继续在朝堂上安身立命的本钱。
只是这个本钱需要他用一生去谋划!
看着这些拜帖,李无锋一阵头痛,直接唤来裘夫子和吴道子,他们俩久在士林,对于名士了解最深。
这些送上门来的名士交给他们俩打最适合,而且可以变相提携这两位名声不彰的老头。
吴道子对此兴趣寥寥,反倒是裘夫子如获至宝,向李无锋最终推荐建议的权限看似不大。
却可以确保他在帝国学宫内畅通无阻,毕竟学宫弟子出仕也是需要推荐的,李无锋这个推荐人的份量就摆在那里。
处理了拜帖,剩下的请帖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这是真正的拉拢和站队,几乎所有皇子和四大家族,朝堂有名望官员都有宴请。
哪家应该去?哪家不应该去?先去哪家?
这里面都是学问!而且是比生死战场更残酷百倍,杀人不见血的大学问!
李玄策最多也只是从这些请帖中甄别一下势力派系划分,而能拍板定夺的只有李无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