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公回到宫里。
来到太子李恪的寝宫前,轻轻叩门。
门开,太子李恪正端坐在书桌前,一手持笔,一手托腮,似乎在沉思什么。
走进屋内,一股熟悉的茶香扑鼻而来。
“太子殿下,老奴有要事相告。”
杨公公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屋内的宁静。
李恪抬起头,微微一笑,道:
“杨公公,何事如此紧急?”
杨公公深吸了一口气,开门见山道:
“太子殿下,您与皇上出宫微服私访,可有发现什么?”
李恪放下茶杯,眉头微皱,沉声道:
“杨公公,本宫在清风县见到了季正洋,虽然父皇极力劝诫他回宫,但他在清风县过得逍遥自在,全然没有回宫之意。”
杨公公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
“季正洋此人,心思缜密,不可小觑。他若回宫,对我们来说,将是一大威胁。”
李恪皱了皱眉,道:
“杨公公,咱们的计划进行得如何?”
杨公公叹了口气,道:
“暗影门如今已是风中残烛,若要复兴,必须找到那两块玉佩,方可召集前朝旧部。
只是……那‘木’字和‘易’字玉佩,至今下落不明。”
李恪皱起眉头:
“那可有线索?”
杨公公沉思片刻,缓缓开口:
“‘易’字玉佩,咱家敢肯定在骆公公的义子杨思絮手中。只是上次咱家派人杀他未遂,他便销声匿迹,踪迹难寻。”
“那‘木’字玉佩呢?”李恪追问。
“至于‘木’字玉佩……”
杨公公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咱家猜测在季正洋手中。当年姜怀仁找到木字玉佩后,便被季正洋所杀。他既然能杀姜怀仁,那必定是为了那玉佩。”
李恪点了点头,又叹了口气:
“如此说来,这复兴之事,当真是棘手。”
杨公公微微一笑,拍了拍李恪的肩膀:
“太子殿下莫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咱家已暗中收集大量金银财宝,就藏于地宫之中。
即便没有玉佩,也可用金银财宝收买周边小国,共同发起政变,复兴我大隋!
此外,咱家会暗中派人查找玉佩下落,一旦有消息,立刻向您禀报。”
李恪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好,杨公公,此事就拜托你了。”
两人相视一笑,屋内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此时,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伴随着细微的喘息声,显然来人步伐匆忙。
一小厮疾步走进,他目光扫过太子李恪的房间,见李恪与一位衣着华贵的公公相对而坐,不禁脚步一顿,脸上露出几分迟疑。
但想到手中之事的重要性,他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开了口:
“殿下,小的有要事禀告。。。。。。”
说着,他的眼睛不由自主地瞄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杨公公。
李恪见状,心领神会地摆了摆手:
“不碍事,杨公公是本宫信任之人,你但说无妨。”
“殿下,小的刚得到消息,那批茶叶已经卖空了!”
小厮的声音压得极低。
李恪原本平静的神色瞬间变得激动起来,他瞪大眼睛,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和惊愕:
“什么?这么快就卖完了?我不是说过要限量销售,逐步放出货源吗?”
他站起身来,眉头紧锁,来回踱步。
原本他打算通过限量销售的方式,让茶叶的价格稳步上升,同时也有足够的时间去清风县进货,确保货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