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辈子为人,李苏明白个道理,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叫事儿。
李苏是生意人,自然没必要采取强制手段闹得个鸡犬不宁。
故而她学了后世拆迁的方案,联合街道替他们找了新的住址,李苏又贴了半年的房租钱。除此之外,李苏靠着人脉关系,又替最先搬离的人家找了份临时工。有觉得人品不错的,李苏也愿意伸手拉一把。
这个年代,这个方案,李苏是头一份了。
这般操作,虽花了些钱,但的确不耽搁事儿。不然磨磨蹭蹭,吵吵闹闹,李苏那私房菜馆何时才能开张?耽误一天就晚挣一天钱,一合计,补偿方案反而更划算。
再一个,她开店做生意,实没必要为了小钱将人得罪透了。
上辈子她给人打工,好些老板就在小人小事上栽个跟头。
故而夫妻俩个一合计索性把事情办漂亮了。
又心想着自己拥有前世的记忆,后面的道路肯定比旁人走得要宽敞顺畅些,能力范围内稍微回馈社会亦是应该的。
如此这番,事儿顺利解决,两方都很满意。
而此时小样楼的装修已经接近尾声了,李苏盘算着日子,十月份就能开店。
接下来则是招工了。
对此,周老爷子积极道:“我老头子退休无事,我给你当主厨。”
老爷子年事已高,李苏有些不放心。老爷子气得当场拿起锅勺,只见他上臂肌肉隆起,手腕随意这么一颠一颠,切好的鸡块在空中飞舞,不时香味就涌入口鼻,刺激着李苏的味蕾不停分泌着口水。
老爷子瞧了眼李苏夫妻的馋样,得意哼道:“怎么样,师傅配当你的大师傅不?”
圈内人一听老爷子要去当大师傅,好些师傅自发找上李苏,要跟着李苏一道干。
对好些人而言,能看到老爷子露两手已经是很大的荣幸了。当然,若能向老爷子讨教一二,那就更加好了。
有了老爷子坐镇,厨房这块儿不用担心。
至于服务员,前台,收银,采购等等,有李苏朋友内推,亦招了新归京的知青。
等全部忙活完,已到十月。
李苏挑了十月十日开张。
十月十日一早
张翠蓝穿上新买的酱红色翻领衬衫,下配黑色长裤,脚上踩着棕色小皮鞋。街坊四邻瞅着了,笑话张翠蓝是老来俏。说她今日这身比结婚穿的还要体贴。
关于严老二家媳妇开菜馆的事儿,大伙儿也早早就听说了。四合院里也有不少没工作的青年想进店里干活。这段日子,总有人拎着东西上门讨工作,李苏倒没拒绝,但也不会因着邻里关系就答应。
只要符合招工条件的,李苏就肯收。
临到9月底,李苏在院里就招了两个人。一个是董大妈的女儿胡萍,一个是后罩房秦寡妇。
对此,好些人心里都不服气。尤其是董大妈的儿媳妇汤岚,她自觉自个儿与李苏关系不错,两家孩子玩的也好,再想不到李苏这点小忙都不帮。
她心里不爽快,面上肯定就带了出来。
先是扯着儿子胡进,不让她去严家找灿灿玩儿。
再一个就是看着李苏立即背过身去,以示自己的怨气与不满。
而李苏忙的焦头烂额,实在没工夫跟院里人扯人情往来。好在张翠蓝这个婆婆顶用,她能说会道,更会拉帮结派,有她在前头顶着,院里的人事儿还烦不到李苏头上。
说到开张这日,李苏的私房菜馆可真是人满为患了。李苏与严猛为人低调,但交好不少。再加上大哥严猛的战友,好姐妹叶菲的朋友,国营饭店的领导杨泰平也带着妻儿来捧场。
这不,开张一大早,严猛连忙又开车去郊外补了一些食材回来。
热热闹闹间,服务员们穿着统一着装,端着定制的菜碗过来了。
“严大哥,这菜也太好吃了。”说话的是严猛的战友,最近转业归家的孟磊。
“嗯,好吃就多带人过来尝尝。”
孟磊看着同一桌埋头抢菜吃的战友,嘴角抽抽道:“严大哥,这手艺满京城怕是都找不到第二家。往后我来吃饭,可得劳烦李苏同志帮着开个后门啊。”
“对对对,李苏同志,你家这些菜真是绝了,我能多点份带走么?”
以前的饭菜跟今日一比,妥妥的猪食了。
若是自家住这附近,定要日日上门点份小炒配酒喝的。
与此同时另一边,自打晓得今日是李苏菜馆开张的日子后,宋清总觉得哪哪不舒服。一早她连卖包子的心情都没有,直接将摊子给旁人看着。而后她打扮整齐,乘车去李苏饭馆看看。
宋清心想着,如今大伙儿条件都不好,哪里舍得胡吃海喝?
言而总之,宋清不是很看好李苏的私房菜馆,私心里更是巴不得一个客人都别上门才好。
怀揣着看笑话的心思,宋清拢了拢烫卷的头发,又将珍珠胸针拨正,踩着细跟红皮鞋往私房菜馆走去。越走,她胸口越堵,暗道李苏太有城府了,瞧瞧她,逮着有本事有能耐的人巴结。如今不仅有了一手好厨艺,还白得了栋房子开私房菜馆。
就这么内心骂骂咧咧的到了私房菜馆门口,三层的小楼,鲜花绿植,精巧摆设,地面干净整洁,窗户宽敞透亮。
宋清想挑毛病,竟半天找不出来。
胡萍见了宋清,虽有些诧异,但还是给她倒了水,并道:“宋清,这会儿没位置了。你要是想吃饭,怕是得等一回儿。”
宋清刚准备讥讽两句,余光扫到严兵那桌,忙变了笑脸改口道:“我和苏苏十几年邻居了,哪有这么多讲究?我看那边桌子大,就这样,你也别费事了,我去那边搭个拐就成。”说着就往严兵那桌走,一双眼睛忍不住往孟磊身上飘。
那一桌大半是转业的军人,当宋清眼神落在孟磊身上时,职业习惯让他们很快就察觉到了那道炙热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