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寺的方丈法号悟明,年近六旬,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人。他身材魁梧,虽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双目依旧炯炯有神,透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智慧光芒。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僧袍,袍边略显磨损,但整洁干净,足以见其简朴的生活态度。腰间系着一根褐色的布带,上面挂着一个木制的念珠串,每颗珠子都承载着他的禅心与智慧。他的脚踏一双磨砂草鞋,鞋底已有些磨损,却依然稳固如山。
悟明方丈说话时语调平缓,如同山间的溪流,清澈而深沉,他边走边向众人介绍寺中的典故。
秦挽湘从来没有来过这样的地方,更加没有见过方丈这样的人,觉得甚为有趣,听得津津有味,在方丈亲自带一行人参观了这座百年宝刹之后,提议去后山的禅房品茶休息。众人欣然同意,一行人来到了后山的禅房。
禅房中,秦挽湘一边品茶一边观察着楚天祁夫妇的反应。楚天祁似乎很享受这种宁静的氛围,不时地与夜北撤谈论着一些朝堂上的事情。
而皇子妃于氏则一直默默地坐在一旁,偶尔露出一丝微笑,给人一种温婉贤淑的感觉。据闻于氏出身名门,是镇国公的嫡长女,镇国公是以军功封爵,半生戎马,没想到于氏却如此谦逊有礼,斯文恬淡,实在是难得。
只是看二人之间,有礼有节,只是亲密不足,不知道是大家闺秀的矜持还是其他原因。
不一会儿,有侍卫进来通报,夜北撤笑着对二皇子说,“是襄阳后世子到了,我去迎一迎他。”
秦挽湘也对于氏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跟着离开了。
“世钧见过大嫂。”襄阳王世子一揖到底,倒吓了秦挽湘一跳。
“你别理他,这小子向来跳脱,惯没个正形。”夜北撤打趣道。
秦挽湘第一次见到如此轻松愉悦的夜北撤,很是新奇。
三人去到寺内准备的厢房,小沙弥上的茶似乎与刚才不太一样,秦挽湘不懂品名也能感觉到
这茶香气浓郁,口感醇厚,一饮之下,仿佛能洗涤心灵,使人感到宁静与放松。她不禁好奇地问夜北撤:“这是什么茶?竟然如此香醇?”
夜北撤微微一笑,说:“这是悟明方丈亲自种的茶,名为‘禅心茶’,只在寺内供奉,外面可喝不到。”
秦挽湘闻言,更加佩服悟明方丈的禅心与智慧。她放下茶杯,看着窗外的景色,心中感到一片宁静。
杨世钧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与二人谈笑风生,气氛十分融洽。
只是后来二人谈起北靖防务,秦挽湘便自己出去随意走走,她拦了一位小沙弥询问,得到答案后来到后面一间偏静的禅房前,她轻轻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请进。”
秦挽湘推门而入,只见一个中年僧人正坐在桌前抄写经文,正是悟明方丈。他抬头看到秦挽湘,微笑着合十道:“秦施主,别来无恙?”
秦挽湘恭敬地还礼,说:“方丈大师,晚辈有一事不明,想请大师指点迷津。”
悟明方丈微微一笑,说道:“施主请讲。”
秦挽湘想了想,道:“晚辈心中有很多困惑,不知从何问起。”
悟明方丈温和地笑了笑,说:“人生在世,困惑难免。施主不妨说说,或许贫僧能略尽绵薄之力。”
秦挽湘迟疑了一下,终于开口:“晚辈常听人说起因果报应,但世间之事往往复杂难解,如何才能明了因果,做到心无挂碍?”
悟明方丈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看着秦挽湘,说:“因果报应,乃是世间万物运行的法则。然而,因果并非一成不变,亦非简单明了。要明了因果,需先从自身做起,修心养性,积善行德。”
秦挽湘追问道,“若是已经做了错事,是不是就必须承受后果?若是前世作恶,是否今生也会不得善果?”
悟明方丈沉思了片刻,缓缓开口:“因果循环,前世今生,皆是众生心中的执念。然而,佛教讲究的是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即便是前世作恶,今生若能痛改前非,修心养性,行善积德,亦能转恶为善,化解恶果。”
秦挽湘听后默然许久,方道:“大师所言极是。只是世间之事,往往并非黑白分明,善恶有报也并非那么简单。有时候,即便是做了好事,也可能会遭受不幸,这又是为何?”
悟明方丈轻轻一笑,道:“这便是众生执念所在。人们往往执着于善恶有报,却忽略了世间万物的复杂性。世间之事,千变万化,善恶报应亦非一成不变。有时候,即便是做了好事,也可能会遭受不幸,但这并不意味着因果报应失灵,而是众生需要学会放下执念,以更宽广的心胸去面对世间的变化。”
秦挽湘听后心中有所触动。她深知自己一直以来都太过执着于某些事情,才会让自己陷入困境。如今听了悟明方丈的话,她仿佛找到了解脱的出路,心中一片宁静。
她再次向悟明方丈合十施礼,道:“多谢大师指点迷津。晚辈受益良多,定会铭记大师教诲,修心养性,积善行德。”
悟明方丈微笑点头,道:“秦施主能有所领悟,实乃善哉,愿施主今后能破除心魔,找到自由之地。”
秦挽湘一怔,没想到自己没有明说,大师依然看透了她的心思。
从禅房出来,秦挽湘跪在佛像前,心里默默述说着自己对于在另一个世界的朋友们的告别,她已经是北靖的秦挽湘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特工秦挽湘了。
“我当是谁,如此大张旗鼓地在这清静之地闹出这番动静,原来是你。”
一个尖酸的声音响起。
秦挽湘觉得有些熟悉,回头一看,“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