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我们这十年分集剧情 > 第五卷 心之所向十二(第1页)

第五卷 心之所向十二(第1页)

建军怕他们套他,开批斗会,方新桅说是想请建军帮忙,村里什么时候开重要的会少了你这个刺头,陈楚江也说新桅哥绝不会带你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建军半信半疑,最终还是相信心遥他们,进了祠堂。

村民到齐后,议论纷纷也充满疑惑,米书记首先让大家安静,说:“这么晚叫大家聚到一起,是你什么事你们不知道?那我告诉你们,今天村里闹的这个事是这几年以来我们村闹得最严重的一次,打起来了,这谁参与了谁心里有数,我把杨书记也请来了,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这个事是要严肃处理的,可是刚才我去找了新桅,人家新桅说,今天的矛盾今天解决,不过夜,希望能把大家叫到一块,他说几句心里话。大家都给我安静点,都听听新桅怎么讲。”

方新桅从椅子上起身,走到大家面前,看着大家真挚地开始说话:“各位乡亲们,感谢大家还愿意来听我说话。关于秧苗工厂的事儿,大家都是算了帐的,所以才会找我算账嘛,那我给大家算算,你们自己育秧育苗每亩二三十块,来买我的秧盘,每亩地要一百块,所以我就成了黑心商人,不肖子孙。可你们算过人工吗?去年的价格一个人一百五十块管四餐饭还得接送,一个人一天也就干半亩地,稻子种下去一亩地成本四百块打不住的,我说的没错吧?”

乡亲们虽不情

愿承认,但帐是清楚的。

方新桅继续说:“为什么我非要镇上出面,要求大户一定要买我的秧盘,因为只有用这个秧盘我们才能实现机械化现代化的种植。插秧机一亩地十五块钱油钱,秧机手三百块一天,再配两个助手一百一天,三个人一天连饭钱油钱一千块上下打住了。但是他们一天能干三十多亩地,你们算算每亩地核不到手插秧的十分之一,关键亩数多的大户经常找不到工,为了不误农时,忙得连睡觉都顾不上啊。”

大家心里各自算算账,都有些不知所措的状态,——心里,多少认可了方新桅的道理。

方新桅提高了声音,趁热打铁:“咱们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刚刚起步,高标准农田越来越多,大型设备的实惠我们慢慢就会看到,大家伙就信我一回。”

——李心遥看着侃侃而谈的方新桅,心里充满感动。

——下午她跟陈楚江正聊方新桅,她问陈楚江:“那你也觉得新桅哥是唯利是图吗?”

陈楚江答:“就算真是这样,也无可厚非吧,大家都不是圣人,那你说投了那么多钱,不是为了赚钱吗?只不过这两天,新桅哥也确实忙,他怎么想的,咱们也不知道。”

——然后,方新桅就来找他们了,给他们解释,让他们重新恢复了对方新桅的信任和尊敬。

“……如果我给大家服务的秧盘,不能达到每亩增产百分之十以上,我收

的钱,如数奉还,如果有减产的部分,我来负担,这就是我想干这件事情的决心!”

方新桅慷慨激昂地承诺。

村民们交头接耳。

方新桅回头解释:“关于用工的事儿,这个大家怪我,我活该,但我就是想立这个规矩。这些年来,不是没有投资人来,你们看看这漫山遍野的厂子的旧址,他们为什么来了,又为什么走了?他们怕,怕村里盘根错节的关系,怕不好相与的乡亲,惹不起躲不起,占了政策的光就拍拍屁股走人。我想干的事就是告诉所有观望的投资人企业家,回乡办厂没问题的,咱们乡亲们欢迎他们,到底是三个人分一份工资,还是创造三个岗位给三个人。哪个能挣更多的钱,这笔帐大家肯定能算得明白。”

村民们都不说话了。

方新桅最后说:“乡亲们,不是每一个有想法进入农业的创业者,都拥有我这么好的地缘条件,里里外外有人帮衬,有跟大家讲这么多话的机会!也不是每一个来村里搞投资的人,都像我对这里有故乡的情感,能够无限度地容忍大家的质疑和干扰。我都步履维艰,何况他们呢?我真的希望,我们李家村是一片理想之地,不会让任何一个对农业有期待有期许的理想的心破碎,被遏制在萌芽阶段。”

李心遥立刻站出来支持道:“新桅哥,你字字句句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之前你给我们家的700亩

合同我已经签好字盖好章,而且我也联系了市里的社会化服务中心,他们今年采购了大型设备,大户们如果你们需要他们愿意给我们更优惠的价格,想要的话,明天开始可以去村委找我登记。”

方新桅也趁势说:“至于就业培训,也不光是为了育秧厂子。培训班开设各种生产流程技术培训,培训都是米书记请来的专家,而且是免费的,大家伙只要肯花时间,学上一两门技术,还怕赚不到钱吗?”

李心遥看着人群后面的建军叫道:“建军哥,你之前不是一直想到厂里来上班吗,我问你,你愿不愿意参加培训?”

建军早被两人的道理说服,立刻大声道:“我愿意!我带头!肯定通过考核!”

大家立刻鼓掌。

老孙也站起来表态说:“这个厂子什么时候建啊?我们别的什么忙帮不上,但是这个钱啊,我们都可以退回新桅去啊,大家说是不是啊?”

村民们立刻鼓掌赞同。

老赵也站起来说:“乡亲们啊乡亲们,咱们回去以后啊,把新桅的钱马上退了,这厂子,还等着建啊。”

方新桅也被感动了,他站直,深情地说:“各位乡新们,感谢您们。”

深深一躬。

然后大声宣布:“厂子,明天就动工。”

祠堂一片欢呼。

育秧工厂建成。

育秧工厂内,流水线生产秧盘。

田地里,村民们带着笑开着几台插秧机作业着。

李家村的农业工作,李心遥

的事业,方新桅的生意,陈楚江的理想进入快速而稳定的发展,但是,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他们丰收的稻谷,销路不畅,价格不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