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就会的汉语和英语,再加上这十几年学的满语和蒙语,妍清现在也是会四种语言的小才女。
清朝初期,宫中交流以满语为主,太皇太后和太后都只会满语和蒙语,不通汉语,康熙继位后,展露出对汉学的喜爱,前朝后宫的风气也随之转变。
江山逐渐稳定,朝堂中任用的汉臣越来越多,汉语不可避免的成为主要交流语言。康熙帝喜欢汉学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要治理这偌大的汉人江山,就必须要学会汉语。
臣子可以学习满语,但普天下的百姓不可能都学会满语。想要政令通达,学习汉语、汉字,被汉化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大势所趋。
若是统治阶级不懂汉语、汉字,汉臣和汉人有不轨的谋划,他们和聋子听雷一样很难现。
康熙以身作则,皇子们从启蒙也都是满汉老师一起教授课业,他们学习汉学,除了喜欢也是为了政权稳固,和‘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一个道理。
不见康熙爷一边说着喜欢汉学,一边又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国语,骑射是打下这江山的资本,满语是自己民族文化的根源。
“你满语名字叫什么?”
“尼楚贺。”
珍珠的意思,阿玛说她是她们家的掌上明珠。如此直白的意思,四爷对鄂拜的一片慈父之心,理解的十分到位。
太后和孙子辈也没什么好说的,四爷告诉妍清,太后问过她的名字,再简单教导几句就差不多了,她只需要笑着答应就可以。
主子歇息了,外间有浅夏带着浅琴值守,浅露将苏培盛请到小茶房休息。他跟着主子也累了一天,得抓紧时间休息,明天早上还要继续伺候主子爷呢。
寅时正,苏培盛在门口轻声的提醒,“主子爷该起了。”
四爷睁开眼睛眼神清明,已经醒来一段时间,轻轻放开妍清,叫苏培盛带人进来伺候。苏培盛和浅夏带着人安静的鱼贯而入,点亮烛火后,四爷掀开帐子,坐在床边穿靴子。
光亮照进床帐中,察觉到四爷动作的妍清,准备起身陪四爷一起用早膳,四爷告诉妍清自己今天有事,不留下用早膳,让妍清不用起身。
冬天早上四点,天还没亮,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原本就喜欢赖被窝的妍清,听四爷这样说,心安理得的睡回笼觉,不过睡之前也没忘拉着四爷的袖子,睡意朦胧的叮嘱。
“早上天气冷,爷别忘穿斗篷,不要着凉,也要好好用早膳。”
“知道了,放心吧。”
四爷笑着将妍清拉着他的小手塞回被窝里,看着她重新闭上眼睛,才站起身并将床帐整理好,没有让烛火的亮光继续扰人清梦。
更衣洗漱后,四爷回到前院,将苏培盛留下,带着张保去前朝。
为显示勤政,只要是在宫中,康熙爷基本上每天都会御门听政,也就是俗称的小早朝,地点在乾清宫。今天和平时不一样,圣驾回銮的第一次早朝是大朝会,地点在太和殿,皇子大臣都要在殿外等候上朝。
从乾三所出来,没走几步诚郡王、五贝勒都从后面跟上来,兄弟们打过招呼后同行。在景运门附近追上七贝勒,老七胤佑腿脚天生有疾,不能走太快,每次都会比他们先行一步。
卯时正早朝开始,凡六岁以上的皇子都要到御前站班,算的上从小被政事熏陶长大。
半个时辰后早朝结束,皇上回乾清宫用早膳,除了回去读书的小皇子,想要请见的皇子和大臣都可以去南书房候着。皇上昨天没时间没见儿子,今天自然要继续去候着。
“老四呢?”
在南书房坐下后,老三胤祉看早朝时在自己身后的老四不见踪影,好奇的询问老五胤祺,胤祺表示他也没注意。
苏培盛估摸着时间,从膳房中提了膳等在日精门,四爷从苏培盛手中接过食盒去乾清宫门口,让守门小太监进去通传。
“四贝勒这么早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皇上正要用早膳呢。”片刻后,梁九功从殿中出来。
“梁总管免礼,没什么要紧的事情,我让膳房准备了两道菜,都是清淡滋补的菜色,想要呈给皇阿玛尝尝。”
四爷说完将食盒交给梁九功,听四爷说只是来献菜,梁九功松口气。
这些日子在路上,皇上就有些胃口不和,昨晚休息一晚,今天早上能安安稳稳的用膳,若是有要紧事只怕又要影响皇上的胃口。
“四贝勒一片孝心,奴才这就呈上去。”
“劳烦梁总管,那我在这里给皇阿玛扣个头就先退下了。”四爷说完就准备行礼,然后去南书房候见。
“四贝勒别急,您在这里稍站,奴才这就进去回禀皇上,说不定皇上会宣您进去见驾呢,也省的您来回奔波。”
菜呈上去,皇上说不定会想要见见儿子,梁九功有心卖好,让四爷稍等片刻,自己拎着食盒走进殿中。
康熙爷坐在桌边,看到梁九功走进来,询问怎么回事。梁九功将刚刚四爷的话转达一遍,康熙爷饶有兴致的让梁九功将食盒中的菜摆出来看看。
梁九功将食盒中的碗取出来摆到桌上,打开碗盖后,一路积蓄的香味立刻争先恐后的弥漫出来。荤香中夹杂着蔬菜的清甜,香却不腻,就算是早膳用也没有问题。
趁着尝膳太监侍膳的时间,梁九功告诉皇上,四贝勒现在还在殿外候着,皇上要不要见见。看着陌生的菜色,对于儿子心意受用的康熙爷,让梁九功将人宣进殿中。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四爷跟着梁九功进殿叩行礼。
康熙爷叫起后问四爷有没有用早膳,只吃了一盘点心的四爷自然是说没有,就算是吃过,这种时候也不可能说吃了。
“那就坐下一起用吧。”皇上笑着让四爷在自己身边坐下,侍膳的太监立刻将碗筷摆好。“老四,你送来的这是什么菜?看着还挺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