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福清 翁芳明 > 第550章 太学故友(第2页)

第550章 太学故友(第2页)

吕将在灯下铺展宣纸,凝视片刻,脑中浮现出当年在太学的往事。那时他与海际、唐宏、萧一河、上官太等十六人常聚于松柏堂,以摩尼教义为纽带,论古今治乱,辩天下兴亡。如今时局骤变,陈东与欧阳澈因言获罪惨遭斩首,京城士子人心惶惶。他深知,这些故友早已对赵构的朝廷心灰意冷,而方梦华的旗帜或许能成为他们的新希望。

提笔之间,他一一回忆这些同窗的性情与经历,信中字字句句直抵人心,却又隐晦难明,唯有同道者才能解读其中深意。

致海际

「松柏依旧,风霜可问。」

海际素来稳重,是众人中的长者,常以「天下苍生」为念。吕将为他写道:

「海上有明灯,光照四方,愿重聚松柏堂,共议太平事。闻京师近来风波迭起,奸佞当道,忠士蒙难,实令有识之士扼腕叹息。我尝思,明灯虽小,然其火足以驱逐夜色。东海之滨,已有人高举此灯,愿以此为信,盼兄能来,共谋正道。」

致唐宏

「风起青萍,影随云卷。」

唐宏思虑深远,却常忧世不堪重负,渴望找到改变命运的契机。吕将为他写道:

「松柏堂中曾论治乱,今四海之内尽如狼藉。唐兄可曾念昔日所言:若王道不存,则以义为先;若礼法已废,则唯正为本。今有一处天光未灭,待贤者而辅之。兄若仍怀抱济世之志,当不吝舟车劳顿,来此一晤。」

致萧一河

「江流虽远,归处唯一。」

萧一河多才多艺,常以笔墨论天下局势,是个热血而快意的人物。吕将知他感性重情,写信时特意多添一分感怀:

「一河兄,数年未见,然松柏堂中旧日情谊,常在心间。近闻江南一带烽烟四起,兄素来不忍苍生受苦,可有心拯黎民于倒悬?今东海之滨,虽非王道正统,然其志在民心,其道在天下。昔日堂中言犹在耳,兄若心未改,当与我共赴此地,助一臂之力。」

致上官太

「太白映月,松柏生辉。」

上官太聪慧通透,性格冷静却不失豪情,对前途的选择尤为谨慎。吕将在信中以隐喻劝谏:

「松柏堂中有言,月可照大地,亦可失其光。赵家新君虽登基数载,却失信于士林,已非吾辈之所依。太兄聪慧过人,自当辨得明暗。东海一隅,有明主能容士,有贤师可谋事。若兄愿赴此间,必能共启新局。」

致纪猛

「猛士志远,仁心犹存。」

纪猛曾是太学中最热衷于兵学之道的同窗,豪迈中藏有一份深沉。吕将提笔写道:

「纪兄别后,想必壮志未改。然当今局势,恐令兄深感困厄。赵家社稷已非君子之所依,奸佞误国,贤士蒙难,实令人心寒。今闻兄欲图出路,却不得施展抱负,殊为憾事。东海之滨,有一地贤能为尊,军政分明。若兄愿来,可为将才,施展所学,扶正天下。盼不弃旧日情谊,速来相见。」

致娄高

「峻岭难阻,智者思远。」

娄高生性冷静,善于筹谋,太学时便常以「智勇双全」自居。吕将写道:

「高兄,昔日堂中议天下之事,兄多有卓见,令人钦佩。然今赵家父子不察,斩言事之士,失人心而弃天下。兄素有大志,当不愿困守小地,徒叹兴亡。东海一隅,有贤主恭迎士人,若兄能至,可共定大计,何愁功名不成?此书既至,望兄早做决断。」

致屈士

「士者本志,不忘天下。」

屈士博学多才,但性情恬淡,不愿随波逐流,太学时常被称为「君子士」。吕将提笔写道:

「士兄,别来数年,可还记得昔日松柏堂中纵论天下兴亡之事?我知兄素怀救世之心,却厌权臣弄权之恶。然今赵家弃祖宗之法,斩陈东与欧阳澈,已不堪为我辈之所托。东海之滨,有贤者正举义旗,集四方贤才以谋太平。兄若愿来,可为良辅,施展平生所学,共扶义举。」

致江帆

「风帆正举,浩海天阔。」

江帆天资聪颖,少年意气,但也最为急躁,常有报国之志却不甘受制于人。吕将在信中劝慰道:

「帆弟,昔日堂中,汝论治国平天下之道,常令人耳目一新。然汝性急直,怕已为赵家这般昏聩之政所困。今我在东海之地,有贤主容才,愿广集四方志士,共图天下正道。汝若至此,定能如鱼得水,展君子之才。松柏堂旧情犹在,盼汝速来,不负大好韶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