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首席拍卖师青芒笔趣阁 > 第139章(第1页)

第139章(第1页)

周朗点头。

言夏倒吸了一口凉气:“日本人要疯!”上次沉船已经够他们疯,曜变天目盏迄今为止全世界就三只半,三只完整器在日本,半只在国内。关于第四只传闻已久,近年闹过几次,都被证伪。

“西方人还是更爱青花、乾隆。宋瓷他们看不出好。刚好我过去,可让他们逮到了人,让我给估个价。”

言夏问:“真的还假的?”

“我就看一眼,断不出真假。说是车库旧物,”周朗吐槽,“美国人什么都往车库里堆,时长日久的,也不怕成精。”

“不知道会在纽约拍还是拿去东京,”言夏说,“我还挺想看看。”

三件半曜变天目盏,藤田美术馆的水户天目盏,静嘉堂的稻叶天目盏,大德寺龙光院的曜变天目盏,国内半只是私人所藏,常在杭州一些美术馆和会馆展出,以品相论,这只残器能排到第二,宝蕴耀光,摄人心魄,不知道多少人看第一眼就脱口而出魏武王那句“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而这第四只,传说是织田信长用过,见载于足利家的宝物帐,说是“无上神品,其地黑,有小而薄之星斑,美如织锦”,又有形容“萦绕着神秘羽毛般的白色光斑”,在本能寺大火之后不知所踪。

据说当时一起葬在本能寺大火中的还有件叫九十九发茄子的茶器,被人从灰烬中拣出,辗转落入德川家康手中,得以修复;所以有人推测那件曜变天目盏也可能幸存,只是不知道被谁得了去。

周朗觉得好笑:“得亏你只想看,没想要。”

言夏说:“天底下的好东西数之不尽,别人想不开也就罢了,我们做这行的想不开就是笑话了。”

又过月余,有消息说第四只曜变天目盏惊现国内。言夏都觉得不可能,后来周朗那边得到消息,说是持有者与苏富比、佳士得闹翻,不知道谁给的建议,说中国拍卖行佣金低廉,便携盏东来。

“怎么不去日本?”言夏狐疑。

周朗摊手说:“chafrocha!”瓷器来自中国。

言夏发现完全无法反驳,无论织田信长用过的曜变天目盏对于日本如何意义重大,原产地确实是中国无疑。

周朗问:“……怎么样?”

言夏叹了口气:“不好做。”

首先真假难断,虽然拍卖行不保真,但是影响到信誉,尤其这种举世罕见的物件,定然会引来大众围观——大众不会知道、也没兴趣知道你为什么断错,留下一个“卖假货”的口碑就完了。

尤其“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多少年都翻不了身。

其次卖给谁的问题。对于这种物件,肯定日本藏家比国内肯喊价。但是在国内卖一件文物给日本人,言夏总觉得有哪里不是太对。这东西要是真的,很难在一个亿以下成交。钱是多,烫手。

“不过,我想去看一眼。”言夏问,“有没有机会?”

周朗沉思片刻:“机会这个不好说。”

“什么叫不好说?”

周朗冲她勾指头。言夏只当是有什么秘闻八卦,趋近去,那人道貌岸然道:“让我潜规则一下,我给你机会。”

言夏:……

这人是隔了些时日没作妖了。

周朗这人有个好处,说话算话,“潜规则”完了还真给安排了个研讨会,也不知怎么忽悠的人。

会场熟人不少,也有很多久仰其名缘悭一面的文博大佬。毕竟噱头大。虽然民间考古往往不靠谱,但是既然经过了佳士得、苏富比鉴定,总不至于太离谱。因人人面色凝重,轻易不下结论。

言夏找到张若仪:“老师怎么看?”

张若仪被她气笑了:“你老师还我老师——这个机会我不考你,你还考起我来了?”

言夏“唉”了声:“热释光做过了,开门假肯定不至于。”

古玩行中有“大开门”、“开门”、“不开门”、“开门老”、“开门假”之说。大开门是真货无疑,断代确凿;开门是古物,代纪不定;不开门是传为此物,其余您看着办;开门老是近代伪造,算是老货。

唯有“开门假”是真地摊不值钱。

张若仪哪这么容易放过她:“……然后呢?”

“光彩夺目。”

张若仪也服气,她这个弟子一脑门的钢筋水泥,人家形容曜变天目盏,要么就是“浩瀚星辰”、“闪蝶翅膀”;比较文艺的说美人鱼的尾巴,大堡礁的珊瑚,星辰寰宇间碰撞的尘埃;日本人称之为“盏中宇宙”,是深夜在海底仰望的星空——她倒好,“光彩夺目”四个字就完事儿了。

言夏觑着老师的脸色,小心翼翼道:“总有个六七成。”

不是她眼力不够,实在传世样本太少,没有标准器可供判断;织田信长那件又只有文字描述,并无仿品样图。

美国人约翰逊说他祖父二战时候服役海军,战后参与过东京审判,这只天目盏就是当时得来,据说赠予之人声泪俱下说了一通祖上荣光,说是公家人。美国人睁着蓝湛湛的眼睛问:“什么是公家人?”

言夏做拍卖的,故事听得多,也不为所动。但是这只天目盏实在品相极好,她心里其实定了八成,只是在老师面前不好说太满。

张若仪慢条斯理饮了口茶:“如果是在古玩行,定个开门吧。”

言夏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回来周朗问起,言夏就觉得奇怪:“你是不是想做?”

周朗笑道:“几个亿的大单,我想做你不想?”

言夏有点怯:“天历和永嘉也会想做的,我们没有优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