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沈家沟回去之后,这些习惯次性全部改正了,每天都把碗里的米粒扒拉的干干净净的。邓红听她妈说的时候觉得挺好玩,心里自然而然就对沈家沟产生了好奇。
这其实只是件小事,但根据它透露出来的意思又确实不是件小事。
就说这四个小孩,李卫国牺牲,他们之间的关联开始断裂,两个孩子回乡,他们彻底没有了关联。在部队里,上下有多人看着,知晓根底才让孩子们玩到块,幸运的能得到辈子的好朋友。但是回了乡下,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到底会成长成啥样,他们身边接触的人是啥样都未从可知。
这次程淼和邓要武经长辈们同意从京市来沈家沟,与其说是来过节,会好朋友。其实更多的是试探,背后的长辈们想知道程淼和邓要武和李家康叶聪继续相处下去,会产生什么后果。
是,李卫国是烈士,李家康和叶聪也是了不得的小孩,但是成长环境太重要了,谁都能保证他们不会长歪呢为了真实确定,他们放任程淼和邓要武在沈家沟住了小个月,需要上学的程淼都停课了。
所幸结果是好的。两人的训练完全没有拉下,甚至因为李家康和叶聪行程安排的太满。另外两个小家伙,尤其是程家小子回去之后奋起努力,就是为了不输给两个弟弟。听说最近还拜了名师开始练书法,可把程家老夫人高兴的不行,逢人就说家里终于出了个搞文化艺
术的。
对此说法,邓红存疑,就这不服输的劲儿头,还搞文学艺术简直就是为兵王而生。明明家里往上数三代往下数两代,都股脑往部队钻,也不知道程伯母为啥还这么执着于让孩子走文艺路。
这就扯远了,总而言之,沈家沟行彻底让程淼和邓要武身边亲人彻底放心,四个孩子之间的联系也会继续下去。正确的价值导向,严格的促进教学,积极促进孩子多元展,沈家人的格局可不小啊。
沈卫民虽然嘀咕,却从没有往这方面想,只说“您客气了,有朋远方来,自然要拿出诚意好好招待。”
“卫民哥,让邓同志家去说话呗,我们总不能老站在这。”赵琪拉拉沈卫民,前面不远处就是沈家,总站在这算什么呀。
“对,”沈卫民失笑,“家康,叶聪,把红姑姑迎家去。”
“好,”李家康捧场,转身就去拉邓红的手,“红姑姑,我们回家喽”
叶聪则乖巧跟在边。
邓红应了句“好”。要说四个小孩里,她任为最好玩的就是李家康。逢人三分笑,不叫人不说话,跟谁说话都带着股子亲近劲儿。就像他们已经几个月没见过面,刚才她喊沈家门,第个出来的李家康上来就喊了声红姑姑,跟当初她去部队的时候样。
与之相比,另外几个小孩在亲和力方面就弱了很多。
看着人前走,沈卫民把背篓背起来,背篓里东西实在不少,背起来的时候他不小心踉跄了下,感觉有谁帮扶,沈卫民抬头果然看到了笑眯眯的赵琪。
“要我帮你吗”赵姑娘水灵灵的眼睛看过来。
沈卫民摇头,“不用了。”两个背篓都放在小姑娘身上,这样的事他可干不出来。
赵琪点点头,伸手只手轻轻甩就把她的背篓背到了背上,就很轻松。
沈卫民转头,推车就走,眼不见心静。
家里当然有人,李家康和叶聪不可能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单独跟邓红出去。沈爹大概率在家,这几天他不用下地,而是在工地这边帮
着做统筹。有事的时候去跑事情,没事的时候就在家坐镇,应对找上门来的各种问题。
正想着,沈爹提着茶壶出来了,“家里来客了,你们陪着说说话,我去叫你娘回来。”家里不能离人,刚刚时也没找见人,到现在沈新乾还没顾上找老婆子回来呢。
“知道了。”
进大门,赵琪去西屋放背篓,沈卫民在墙角叉车。
“咦”身后传来个惊讶的女声。
沈卫民回头,又看见个穿着军便装、扎着两个麻花辫、比邓红稍年轻点的姑娘,这应该是跟邓红块过来的。
沈卫民冲她点点头,就收回了眼神。
“沈卫民”麻花辫疑惑的看着沈卫民,不会是她认错人了吧这是沈卫民没错啊,怎么对方完全不认识她似的。
沈卫民满头雾水,再次抬头,他确实不认得对方,“嗯,你是”
“你不记得我了我是王寒呀”王寒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
沈卫民皱眉,现在连心都跟着颤了颤,王寒这名字他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当年沈卫民从公社初中考到县高,和他届考上的可没有几个,要不然李招娣同志当时也不会那般欣喜若狂,直接把老儿子当成文曲星样供起来似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之中就有王寒。
两人有缘,在县高的时候直同班级。因为都是红池公社的,又是个学校考出去的,走得就近点,有段时间只要俩人同时出现同学们就都开始起哄。两个人真实却没生过什么,顶多有些暧昧第次高考,两人成绩都不理想,沈卫民复读,王寒则托关系做文艺兵去了。
王寒走前没有留下任何只言片语,此后两人也再无交集,唯就是沈卫民后来还收到过封她从省城送回来的信。不过信去了哪儿,写的啥,沈卫民实在没有印象。
其实,要不是对方自报家名,沈卫民也没有办法把眼前的姑娘和他记忆中有些土气的王寒联系在起,果然人靠衣装啊不过他家赵姑娘就怎么都好看,想到这里,沈卫民有些分神。
“抱歉,时就没有想起来。”沈卫民微微颔作为抱歉,毕竟是老同学,不记得不像回事。
王寒摇摇头,“没关系,这里是你家”
沈卫民理所当然的点头,这里要不是他家,他进这里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