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央视三国夏侯惇 > 第七十二章 漠南之夜胡笳冷月(第1页)

第七十二章 漠南之夜胡笳冷月(第1页)

漠北之夜,皓月当空,如银如水的月色倾洒在如雪如絮的白沙之上;呼啸而来的北风裹挟着白沙、隐隐间还有胡笳之声自北面传来。

夏侯玄身着一副白色山文两当铠,乘着‘白雀’,立于大漠之边,此刻,自他身后遥遥望去,是连绵不绝的并州群山,此起彼伏;而自眼前向北望去,则是一望无垠的浩瀚沙海,连绵不绝而神秘莫测,。

夏侯玄一边欣赏着眼前漠南的月色沙海,一边遥望着远处的鲜卑铁骑大营中飘摇不止的狼旗、聆听着随风传来的胡笳之声。

此等苍凉而壮丽之景,自小在京城长大的夏侯玄自是没有见过,因此他身处此境,一时不由得痴了。

说起那胡笳之乐,原本乃是大漠之北独有的乐声。将芦苇叶卷成双簧片形状或圆椎管形状,首端压扁为簧片,一只简易的胡笳便算是制成了。

“笳者,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也,故谓曰胡笳。”,“笳”字亦作“葭”字。

胡笳,曾用于战争之中。早在汉之时,便已广泛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

夏侯玄记得少年时,还曾听父亲夏侯尚与舅父曹真提起过,汉末年间,连年烽火,名士蔡邕与武帝一向交好,其女蔡文姬,在躲避匈奴南下战乱时被匈奴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匈奴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

在那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后来武帝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才派遣使者邪路,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

那蔡文姬后来便写下了那流传甚广的长诗《胡笳十八拍》,以叙述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等琴曲。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表达了那蔡文姬因思念故乡而又不忍与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与痛苦心情。

真可谓是,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此时此景,倘若再有人以胡笳吹奏出那《胡笳十八拍》,又当是何样的感受?

夏侯玄一时不禁有些神思飘荡。

此时身后隐隐传来“哒哒”的马蹄声,不多时,一名羽林营百人将策马来到夏侯玄身旁。

“将军,时辰不早了,随卑职回营吧。”

“塞北漠南之景,此生得以一见,不枉矣……”夏侯玄不舍的望了望眼前的良辰美景,缓缓拨转马头,向南而去,那名不通文墨的百夫长似乎并没有体会到夏侯玄所说的眼前美景有多么迷人,他挠了挠后脑勺,便跟随在夏侯玄身后,朝着大营而去了。

——

次日,晴空万里,并无云彩。

秦朗与帐下的万余骁骑营禁军、以及夏侯玄的羽林营、两万余并州军,正在并州与漠南交界之处严阵以待,只等那万余鲜卑铁骑出现在视野之中。

正午时分,骄阳似火,白茫茫的沙漠似乎一瞬间被点燃了一般,此刻正如同一只大鼎一般肆意的烤炙着身处其中的所有人。

这北方的大漠之中,白昼及黑夜之间,一热一寒,倒是让些许中原而来的将士们颇感不适。

就连那不时拂面而来的风,似乎都带着一丝灼热之感。

随着风沙而来的,不只有热浪,当远处的尘沙逐渐开始飘荡起来,并从远方不时传来轰隆隆声响、以及人马呼喝嘶鸣声音的时候,秦朗与夏侯玄明白,这是那轲比能的漠南铁骑,到了。

“骁骑营全军将士、以及并州军听令,敌军已至,所有骑兵听令,准备上马,待敌军距我军八十步时,开始冲锋!”秦朗将令旗一挥,骁骑营中的数千骑兵、以及并州营的万余骑兵,都将一只脚踏进了马镫[注1],准备随时上马并冲锋。

自古时以来,春秋战国以及秦汉时期,骑兵作战,为了不成为敌军弓箭手的活靶子,在冲锋之前一般都不会骑在马上,而是立于马下等待命令,一旦主将发令,所有骑兵才会迅速上马,如狂风般向敌军席卷而去,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隐藏自己骑兵在阵中的位置,不让敌人事先有所准备,从而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所有弓弩手听令,待敌军距我军二百步时,开始放箭,待敌军至我军八十步时,停止放箭,与步军一同随骑兵冲锋!”

“诺!”全营中的数千弓弩手暴喝一声,引弓搭箭开始准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