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排除極小部分讀者會這樣,但絕大多數讀者,哪怕是沖某個作者某部作品買了報紙,第一時間看完想看的內容後,都會順便把其他內容也看了。
這,便想當免費為她的《種田歷劫》也引流了。
說起來,還是賺了呢。
總之,郁格桑心態格外佛系,只是鬱悶了許婉妍而已。
不過,「是金子總會發光」這句話不假,沒多久許婉妍就揚眉吐氣,得償所願了。
因為。。。。。。
第24章造假
十一月中下旬,《蒹葭》《桃夭》《相思》三家報紙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因為隨著每日三千字連載,到這個時候小神的小說已經進入全文高潮期,第一個銷售爆點往往在此。
對比三家小神作品,可以很明顯感受到《蒹葭》和《桃夭》兩家小神作品質量是比《相思》小神作品要好的,尤其是連載到後期,《相思》日報小神的作品出現了後繼無力的感覺,一個不算爆點的劇情竟折騰了一萬多字,始終沒有給人要進入高潮爆點的預兆,這對全文定位十萬字到十二萬字的小說而言是不合格的。
用後世讀者的話來說,就是作者在水劇情,還水得不夠有不夠高明。
然而讓《蒹葭》《桃夭》兩家日報訝異的是,《相思》日報每日公布的昨日銷售份數始終要比《蒹葭》《桃夭》公布的要高那麼一些,到《蒹葭》《桃夭》兩位小神作品相繼進入全文高潮點時,日報銷量上漲,卻依舊比不過《相思》每日公布的數據。
而這時,《相思》小神作品的高潮點終於姍姍來遲,卻並不是「壓軸」分量,反而讓人覺得不夠「高潮」,高潮後的劇情走向還很迷,不是迷人的迷,而是迷惑大賞的迷,讓人覺得是因為沒有大綱或者思路崩了,又不得不更的情況下隨意拋出來救急的劇情。
別說專業編輯,就是讀者都能看出來文在崩劇情崩邏輯的邊緣搖搖欲墜,竹閒省的專業書評者紛紛發表評論表示不看好這位小神的作品,評論內容不一致,但中心點只有一個,那就是竹閒省世情類日報「三巨頭」的三小神之爭,《相思》日報力推的小神可以預定提前出局了。
《蒹葭》和《桃夭》暗自鬆口氣,以為這下子自家會把《相思》壓下去,結果在各書評者紛紛唱衰的情況下,《相思》每日銷售份額竟還敢往上加,簡直是「頂風作案」「叔可忍嬸不可忍」!
一氣之下,兩家相約把《相思》日報日銷售額造假情況捅到省文管部去,請文管部校正處理。
這裡就得解釋一下日銷額來源了。
因為這時代雖然科技比郁格桑前世古代發達,但要認真計較,也只能說是科技萌芽期,要用特別科技手段來統計,是完全不可能的。
而且又不是網絡小說時代,可以通過大數據查詢。
但是呢由於時代特性,對文學小說的重視讓人們關心一切有關文學小說的事,於此造成了文學的繁榮,以及文學的競爭。
像是報紙月刊單行本,在年中年末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排行,其中,總銷售額排行是備受人們關注的一點,這體現了一家報紙月刊的實力,各個方面的實力。
而總銷售額排行榜的來源,則是全國各地每月文管部和稅務部綜合提供的。
但這是大的比拼,每年全國性的就兩次,私底下,各家報社也是卯足勁想證明自己展示自己吹噓自己,所以就有了公布日銷售額月銷售額的情形。
這種公布不是強制性的,由報商書商書社自由選擇,但卻是要參與全國一年兩次排行榜的必要前提條件,如果沒有進行公布,意外著自動放棄排行榜競爭。
不說全國性大書社,有點排面的報紙都會去選擇去爭一爭。
像是在竹閒省,大狸書社,青瓷書社和三花書社被評為三大書社,是由不斷公布出來的數據來進行比拼排行的,而不是憑感覺隨便安上去的名聲。
而《蒹葭》《桃夭》《相思》日報在竹閒省世情類日報排行,也是依靠各自每日公布的昨日銷售份額。
這個銷售份額是報紙自己公布的,而非官方給的數據,看似存在很大自我操作空間,比如為了提高排名謊報。
但實際卻沒那麼容易,因為公布的銷售份額最後是與稅務那邊息息相關,如果這個月你的報紙銷售額公布出來的是二十萬份,但實際繳稅卻沒有那麼多,那麼這家報紙面臨的不止是官方通報批評,還要補上謊報數量對應的錢。比如報紙公布是2o萬份,實際售出12萬份,那就要再交8萬份報紙的總金額(不是稅,是全額)。
此外,發現一次,視數量多寡給予停刊一周一月三月半年一年,甚至直接取締辦報資格等處罰。
最最嚴重的,就是在全國排行造假的話,以上處罰之外,涉事人還會面臨牢獄之災。
這時代的特性讓有關法律很完善,執行力度更是無話可說,至於調查是否麻煩,往往都不是相關部門關心的點,查出真實數據才是。
所以,發展到今天,無數鮮明例子告訴那些妄圖篡改數據的人,妄想一下就好,不要衝動去嘗試。
數據增多了一點點,達不到想要效果;
數據增長明顯,九成可能是被官方「打假」,輕則傷面子,掉逼格,重則牢里游一游。
這又是何必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