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年輕,也意外好聽,還格外禮貌而不顯諂媚。
隱形聲控的郁格桑走了下神,直到那邊再次重複,「請問是郁先生麼?」
郁格桑才回過神,「您好齊先生。」
這時代的人重文人,無論男女,在小說一行都喜歡以先生來稱呼。
不知是不是電話有滯後性,頓了一下,那邊才傳來齊清逸的聲音。
「是這樣的郁先生,關於這個題材。。。。。。」
齊清逸不愧是專業人士,提問題一陣見血,還會舉一反三,想像力也是天馬行空,有一些郁格桑沒有寫出來,但是後世仙俠修真文曾用過的梗都在談話中讓他想了出來。
於是等掛電話後,郁格桑嘴角是帶著笑意的,畢竟好久沒有跟人聊得這麼愉快。
嗯,就是電話時長貌似長了點,現在電話費還是很貴的,煲電話粥是燒錢的玩意,文創部那邊應該走公帳?
郁格桑想了下就把這事拋在腦後了,「婉妍姐,我們去吃飯吧,我請你。」
「好嘞,你們聊什麼了聊了那麼久。」
。。。。。。
文創部,齊清逸放下電話,還有些意猶未盡,再看看桌子上的紙,密密麻麻都是通話時留下來的字句。
「郁格桑」
齊清逸眼角眉梢忽然帶上笑意。
第19章官推
在這文學至上的時代,一個題材的審核度是很快的,不到一周時間,仙俠修真題材便開放出來,刊印有該題材內容的官方性報刊發往全國各地,由都城和長洲省率先推廣,隨後是江南地區,逐漸輻散開來。
官方性報刊影響力是十分巨大的,最明顯的就是作為仙俠修真題材案例一起上官方報刊的小說《慕九》銷量再次攀升,從竹閒省周邊賣到更遠的地方,三花書社的印刷廠工人三班倒,繁忙狀態遠《慕九》第二卷單行本發售時候。
不同是那時候火的是本省,現在來拿貨的都是外地經銷商,也有聰明且不辭辛勞的經銷商提前行動,在官方報刊推廣仙俠題材的時候就嗅覺敏銳提前訂貨。
好比之前來探親時買了五萬本《慕九》第一卷和第二卷的鄒芳芳,一開始由於自家書店門面小,流量少,且沒其他渠道推廣,還撞上各個大神小神發書,很是滯銷了一陣,讓人憂愁後悔。
而等到《慕九》上了仙俠修真題材官方推薦的案例書目後,終於迎來轉機,先是有一批人試探性買了第一卷回去,然後沒一天,回購第二卷的人數就暴增,順便帶動第一卷銷量,滯銷的《慕九》火被清空了庫存,前來尋找的人更多,而那些看了一二卷的,紛紛想要購買第三卷。
第三卷鄒芳芳壓根沒有備貨,可她是個膽大的,見有那麼多人要,打了電話讓她表妹幫忙訂購,然後自己搭上火車就來「人肉」帶貨,從五萬冊到十萬冊再到五十萬,鄒芳芳趁其他人沒反應過來的時候搶占了惠省大部分市場,還成了中間商賣給其他小經銷商,一個人就為《慕九》的銷量做了上百萬的貢獻。
不過三花書社也不是傻的,儘管總部一開始不太相信一本來自偏遠地區初出茅廬手寫的小說,哪怕有竹閒省的銷售數據作證,也沒有提前下定決心刊印推廣,待到官方報刊推廣後,總部終於下定決心開始刊印並通知其他分部,排除掉幾家分部不積極不配合,其他分部看到問《慕九》這本小說的人多,也開始6續行動起來。
就這樣,原本一本只在偏遠省市火的小說,賣到了花昭國絕大多數地方,誇張點說,最火的那段時間,竹閒省三花書社每天派兩個小童都拆不完《慕九》的讀者來信(因為三花書社的規矩,不論哪個分部出版某個分部的小說,都要保留原始分部的地址聯繫等基本信息,這樣讀者就能順著地址找到,有機會聯繫到作者)。
同時,也讓郁格桑這個名字初步走進了全國其他作者眼中,或多或少,心裡都會留下一點痕跡,因為那時候,身邊討論最多的就是這本小說。
尤其隨著接下來全國各地作者開始寫仙俠修真題材,仙俠文跟著爆火後,《慕九》這本仙俠文的開山鼻祖,更加被頻繁提起,或學習模仿,或對比評論。
總之,這個暑假的一小半熱度,都被仙俠修真這個題材占領了,《慕九》也預定了上半年最熱門的小說之一,到年終匯總排行的時候,估計會占有一席之地。
不得不說,官方推廣的影響力就是大,若沒有官方的推廣,哪怕《慕九》寫得再好,也只能是竹閒省這一小地區的火熱罷了。
對於這忽然的爆火,毫無意外在青竹鎮又引來一波關注,郁格桑怕被當猴子,趕緊收拾行李到鄉下老家去。
老家地區雖然也八卦,但熱度頂多兩三天,畢竟鄉下人再喜歡閱讀,也沒有城裡人那麼捨得買書買報紙。
而且鄉下人還有地里活要干,哪有空天天盯著她一人來八卦呢。
事情也正如郁格桑所料,實際上,愛看《慕九》的鄉下大嬸大爺大媽還是非常稀少的,頂多也就是上學的小姑娘小少年看,大爺大媽來八卦她,在於老郁家的人實誠(炫耀),她小小年紀拿稿費給家裡在鎮上買房的事全村皆知,引起了大爺大媽們極大的好奇與興,都挺想知道她咋有那能耐,順便看看能不能讓自家娃學兩招。
鄉下的生活簡單又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郁格桑住了幾天後,倒是沒有厭倦這樣的生活,反而覺得內心寧靜許多,或許是這裡山多水多,即使沒有開月能風扇,夜裡睡覺也不會覺得熱得不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