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川边野情彝族餐厅老板 > 第80章 且用笔尖消寂寥(第1页)

第80章 且用笔尖消寂寥(第1页)

研品正来到父母的房间,床边有个四方型的木质火盆架,中央是一散边铁质火盆,稳当的落放在盆架之上。一下联想到晚年的两老,才得以在寒冷的冬季之夜,一个坐在床沿、另一个坐在正对面,两人四脚踩在木质的火盆边缘,脚尖相碰,头颅微顶。围火说书谈天,晚年温馨,难能可贵。

床头摆放着一摞书籍和空白毛边纸,旁边是两本厚厚的用蓂纸条装订好的与a4纸大小接近的生萱纸练习本,封面写着的是母亲那熟悉的毛笔字“茶余饭后”。

不经意间,牵带着亲情的无限思念一阵阵涌出。上面的一本翻开的第一页风格迥然,是父亲用毛笔字写的: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翻往后面,是两老都有的自娱自乐随性而作的格律小诗,有的是抒情散文诗。

研品正直观地感受到了其中的意境,一篇篇翻看着父母晚年共存的爱好、独特的风格,与母亲早年独居时具有的情绪变化,晚年的幸福感跃然诗中……写完厚厚的一本。

翻开第二本的开头一页是父亲写的正楷毛笔字:6游八十一岁作:

《十二月二日游沈氏园亭》

城南小陌又逢春,

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

墨痕犹锁壁间尘。

后面就全是空白,只有一张米字格的印垫,像是他俩给自己儿子的准备用本。看着别有风格的装订本,读着她俩幸福晚年感受的诗作,真是“见字如面”,眼眶一次又一次的湿润。

……他在父母的房间疲惫的睡去,迷糊中像自己一直拿着笔,却不知想要写点什么……忽见两老相互搀扶,款款而来,面带微笑。母亲上前轻轻地拂着自己的额头说:“儿啊!给你订好了练手的本子,随手可写。生活弄人,但生活也积累素材,成就文章、提炼成诗。诗能解泛、诗可消愁。”父亲则说:“你母亲说得好呀,写诗练字是一项老少皆宜的高雅爱好,不能当饭、但能抒情;文章千古事,可慰凡尘心。”父亲停顿良久又说:“拿书阅读、停顿时思考、提笔记录;记得运动、早晚晒春背、留下微笑;还要放下,轻松前行。”两人此时又亲切的一起说道:“早起早睡,没事时就坐下来写吧!继续写吧!”说着说着,声音和人影突然变小,只听到两个人又一起说:“小渠,别成天只顾去看手机而一直放下手中的笔……”当他正要上前拉住他俩,口中连喊爸爸妈妈时就醒了……

研品正起床梳洗完毕,柔和的太阳已洒往房间。他把手机按到关闭状态,回味着父母的叮嘱,只觉得所有这些都像灵魂相通的谆谆教诲……

他坐到书桌前,好像换了一种心情,提起笔,脑子里先闪出辛弃疾最有名的宋词:《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又想到宋代大词人晏殊一清平乐《红签小字》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鱼鱼在水

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

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

绿波依旧东流

写完后放下笔,心已静下来不少。欣赏宋代两大词人的美句,也看看自已久违了,那本来不是很好的“书法”。连想到成琼隽与崔莹,也想到郑华,一种说不清缘由的缠绵、一种阵阵袭来不停的思念、好像还伴随一点无语的自傲一起涌到眼前。

他在堂外阶台的朝阳普照下做了十余分钟的舒展运动。认真为自己做了可口的早餐,沏了一杯好茶。

难得有了一个人的空闲加兴致,展纸挥笔一气。

末了,还是打开自已的笔记本,用书法钢笔抒自己连日来一连串又不太连贯的思绪:

无题(一)

长梦醒来急蹦腿

川边情诉偶揉诗

云翻雨雾追朦胧

恨笔毫轻不尽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