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伴随出现嫉妒、嗔怒、暗恨之类,这就是青春的火焰燃烧的必然、是年华中最初跳动也最具有活力的强壮心肌的体现、远远脱离不了社会的存在——这就是凡人未能说清楚的“情和爱”的潜能;也是不回味到深处绝不收兵停当的理由。
有一名叫段堂泽的中学老师在一段小诗中写道:“不哭到微笑不痛快,宇宙毁灭心还在,穷途末路都要爱。”
情和爱似乎都虚无一片,但是,没有了它,世界的世界才真是虚无一片。
它让天下人们共同去感受中国古人用“心的一旁是年青人的‘青’字”:青为声符,心为意符,铸造了从古至今的人之“情”怀的“情”字,表达了情是心的现象。心的意符中存下了无数的“男儿爱”和“女儿情”。是年轻人的心之向往,是一颗象征至老不败永远年轻的心。
携带这颗心,可以一生一世一双人,欢快地朝着人生大同高地的方向,一路携手奔波朝前;也可以入心一世,并非能从此相随终生,只有触动带来的激情,占据心田,不容思考的定格下来,至少有当下明确的肯定,总觉是活了一生的意义。
这情海波澜不一定是壮阔无边,但一定是触动了心扉。
跨越了时空天际、飞雪千山、山海茫茫、惊梦交错、沧海桑田,它!仍是心中最亮的点缀,照亮一路征程。
这是二十年前在参加完3o周年校庆——天下再普通不过的校庆。共同定下的再次同学相聚的日子。这一次的相见,二连四排的排长研品东仍是聚会的主心骨。
成年人的相聚,与想象不同:一段长长地、深沉又似乎带点激昂的话语:让大家感觉到再过二十年相聚日子是一次特殊的聚会:在人生最强盛到即将老去的时段,对虚无的人生意义,投去努力与向往,找回青春的热烈与诚挚,挥出各自的优势,改变荒山的模样,仍然是心中的渴望。
这次的聚会地点,对各位都具有特殊意义。这里曾留下了许多分不清是汗水和泪珠的欢乐彷徨与追求趋向。
聚会地点就像一把闪亮的钢锤,不轻不重地敲打着每个人的心扉:猫儿坡!
白族语言:--angninzibokui
译音:爱你兹博魁
译意:猫儿坡——野猫出没的荒坡,眼前的“五七”果园。
大家不完全想到的是,二十年前就过早稳重的老“排长”,眼下流露出的不为人知的“暗流”,居然能引起全班同学这一生中强烈的共鸣。
这位“排长”名叫研品东,高大身材,宽额大眼,深邃的眼光中闪烁着不灭的生命火焰、既高又直的鼻梁,显着儒雅也透着高贵。说话大气而不乏思考,家乡话得体到让大家折服。
都知道他已是一位出色的军医了,仍然是他们心目中的‘排长’的模样。给这帮正处中年时分的老同学一副稳重中洋溢着气宇轩昂的格局。······话语间,一幅刻在大家心灵深处的最为深刻的过往画卷,轻轻地揭开在大家面前:
任何年代,无论兴衰,都是用青春点燃的时辰,照亮荒野,照亮陡坡。洒一路汗和泪,留下一山的震撼,却留不住一丝的时限。
每人的心中都藏有感受:天地间是因为有了人才有了情,才丰富多彩、趣味横生。正像周国平教授曾经说过的:“不然,山是寒山,地是焦土”。
正是那藏在心底、漾及一生,无论怎样努力都只能停留在过往山水湖泊之中的情牵梦绕。
时过境迁,大家一同回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夜雨”中的:“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大家一同回味着二十多年前读初中的母校,那时的初中生活:热情洋溢、活力四射;又不禁心底还在窜出阵阵隐痛,仍然是自然而然地竭力去回想。
学校有个“五七”果园,是大家一致认同二十年后的聚会之地——那大战"猫儿坡"的果园。
那时,位于金华南门的“报国寺”就是他们就读中学的学校,当时还没完全搞清楚是为什么,就已更名为“五七中学”了。学校的果园也因此得名。
几十年过去了,久违的曾深深刻入脑海的猫儿坡见证了他们最靓丽的青春年华,也以最顽固的姿态对峙和挑战那共同面对的现实。
那时,他们似乎感到已经很努力了,腹中常常饥肠辘辘、时而也有眼冒金花。虽有票证时代的印记,更有物质匮乏加经济力量的极度不足。
不少的男儿过短的裤腿遮不完腿肚,一身带着并不对称规整的补丁服装,减去了本来光焰的一半稍多的自信,眼神中多少暴露和实质掩饰中内在的贫乏与外在困顿,也减去了大半的音质鲜活。
可是,火焰般的青春;满腔的热诚、满口的“振奋”、满身的力量却不因此而完全遮蔽。这就是“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的一代青年的风华正茂时。
立足灼热的荒坡上多年,挥舞着铁镐、高呼着尽带重音的口号,一点没有引出“站立骄阳下,告别春盛时”的臆想;没有满眼满腔的物质欲望;更没有开唔地感慨:“青春啊青春——生命的短诗!”
除了带着“饥渴”、带着纯真、带着不完全理解的迷茫外,内心尚有足够的奔放洒脱与对未来的向往与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