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我的意见,转交给贵报社的领导:1、我要求扩大财经版面,2、我要求报社组织一次股民交流活动、3、我要求报社增加股评的频率,一周一次太少了。”
“字字玑珠,振聋聩,真是好文章。”
热线室的小薛双手管着五部电话,接了这个,又拿起那个,忙得不可开交。
瞧见宋东鹏来到办公室,忙把他喊过来帮忙。
宋东鹏左一个谢谢,右一个您好,一小时就接了十八个电话,说得口干舌燥,只得把霍英杰拉过来顶班。
出了热线室,空调冷风一吹,宋东鹏心情说不出的畅快。
被人称赞的感觉。
真爽!
嗯,李峰这小子是有点东西。
有必要每周再增加一次股评。
思考着,宋东鹏便把热线内容打印了下来,携着行到了四楼。
杨建文正在网上闲逛,恰恰看到了一条热帖。
“b市都市报逆势出神预测,让我少亏了三万元。”
帖子下面,十来个人表着意见。
寥寥观了数言,均是一片赞叹。
与此同时,前几日那篇嘲笑李峰预测的帖子,也被好事的网民顶了上来。
七八个人在下面冷嘲热讽着,鞭尸。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了吧?”
“新股民,谦虚着点,熊市要管住手,多看少动,省得被主力吃干抹净。”
“笑呀,这下笑不出声来了吧?”
杨建文看得津津有味。
股民们实在是太可爱了。
短短数天,就能多空转变,敌我互换。
也正因此,股市才充满了这种莫测的魔力。
“当,当……”
宋东鹏敲响了门。
“进来。”杨建文道。
“主编,李峰那篇稿子,反响挺大的,很多读者打热线过来。”宋东鹏进了屋,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介绍道。
“如何?一语成谶了吧?”杨建文笑道。
“嗯。”
宋东鹏继续道,“有读者要求每周多加几次评论,主编您看?”
说着,宋东鹏就把手中的稿纸递了过去。
杨建文看了看,表态道:
“打来电话的毕竟是少数,没打的应该也有很多,咱们就尊重读者意见,增加评论次数。”
“一周几次?”宋东鹏问道。
“两次!周三加一次。”杨建文一锤定音。
“好,那我去联系李峰。”宋东鹏转身就要走。
“慢着。”
杨建文喊住他,补充道:“报酬再加一点,一篇三百五十元吧。”
“好,我去联系李峰。”
宋东鹏下了四楼,摸出电话,拨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