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循环,不过如此。
许默深嗅了一口春风的香气,折回破庙,才思泉涌,下笔如有神。
姜笙作为一个不怎么识字的文盲,在旁边看地直咋舌。
很快,二月中旬。
紧锣密鼓的县试开始了。
方恒一大早就解开老驴,把喂饱的马儿换到平板车上。
“马到功成。”他拍着红鬃马的屁股。
姜笙抿着嘴,觉得自己也应该说句吉祥话,于是憋了半天,憋出一句,“马上成功。”
这是哪门子的吉祥话。
哥哥们哄堂大笑。
许默拍拍姜笙的小脑袋,“别担心,一定会成功的。”
几人坐上驴车。
或许叫马车更合适,只不过马屁股后头缀着的是平车,颇有些不伦不类。
姜笙开始检查许默考试所需的物品。
县试,顾名思义,在所属县里的贡院里考试,面对的是整个县城的学子,每日黎明前入场,一坐就是一天,到了晚上才能离开。
二月的天气,春风里裹着冰刀,躺着不动都觉得寒凉,更何况是在冰冷的贡院,无火无饭无热水。
姜笙为保万无一失,特意去悠然居问了白掌柜,回来之后就开始拾掇。
据白掌柜叙述,先皇时期曾出了一件名动大渝的科举作弊事,打那以后学子们带进考场的包袱就更迭成了镂空的竹篮。
就连笔墨纸砚里的毛笔杆子也得镂空,带更是禁止入场。
要不是考试时间太冷,估计会让学子们脱光了进去考试。
姜笙一边咂舌,一边为许默准备好镂空的竹篮毛笔,一壶水,两块干粮。
还有一只夜壶,考生进入考场以后是不允许如厕的,想要解决只能用就地。
最后就是一纸身份证明了。
这张薄薄的纸张上记录了许默的姓名籍贯年龄,以及体态特征,是他进入考场的唯一凭证,也是大渝王朝为了防止替考准备的手段。
姜笙最后检验了一番这张纸,心底反复嘀咕,不能丢不能丢。
一路快马加鞭自不必说。
路上,长宴以好奇为借口,从姜笙怀中要走了许默的身份证明,反复观摩片刻后,才还回去。
姜笙赶紧捂进小竹篮里,“不能再看了,一定要放好,千万别丢了。”
可这个世界上就是怕什么来什么。
刚到贡院门口,姜笙就被人不小心撞到。
等爬起来,篮子里的身份证明不见了。
贡院门口,即将县试,许默至关重要的入场券没了!!!
;;eybsp;
;;;
;d9net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