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縣令家可謂是將孩子的方方面面都考慮妥帖了,不僅僅是因為當家主母是世家精心培養出來的大家閨秀,還因為左縣令本身就是狀元出身,對培養孩子獨有法門。
劉先生是位溫和謙順的男子,下巴留了一把黑亮的美髯,也是位中年美。
他身後跟著位八。九歲的孩子,眉清目秀,端方有禮,恭恭謹謹地跟著。第一次相見,不敢逾越半步。
「學生見過先生。」左安禮彎腰行禮。
白謹傻乎乎地照做:「見過先生。」
劉先生從容淡定地受了禮,撫著美須十分滿意,他贊道:「公子芝蘭玉樹,聰慧睿達,當真是後生可畏。」
左安禮謙虛道:「先生過獎了。喚小子安禮即可,我在家行一,也可稱小子大郎。」
劉先生為表親近,從善如流:「大郎。」
左安禮又給劉先生介紹白謹:「這是小子的書童,姓白,名謹。是學而篇中謹而信的謹。」
白謹再道:「先生好。」
劉先生頷,拍拍自己兒子的肩膀,給兩人介紹道:「這是犬子,名善。家中行二,稱他為二郎就行。」
劉善走上前,行儒禮。
雙方互相友善一笑,沒說多餘的話。
劉先生考校了左安禮幾個問題,算是對他的知識摸個底。
左安禮的父親學識不一般,啟蒙就是他的父親一手操辦。但他父親為官太忙碌,總不能每日圍著他諄諄教誨,是以現在教導他就不太合適,須得找個先生來開班教學。
白謹在其中,也被劉先生順帶著問了幾個問題,倒不是他想一概同仁。只是劉先生瞧著這書童烏溜溜的眼睛靈動活潑,瞧著就機靈伶俐,順手為之。
事實不出他所料,小書童對聖賢書的掌握不全面,這不代表著他的差勁,因為沒人能夠對聖人學說鑽研精煉,於普通的少年而言,這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天底下的神童終歸是少數。
跟著劉先生讀書時,白謹也能根據先生的教授東拼西湊推敲出如今這個朝代的現狀。
幸好先生講學時喜歡引經據典,談性來時,還會聯繫朝中政策跟他們討論一番。
他講課像是在說故事,還會引著你思考,並不枯燥乏味,就算是後世來的白謹也聽得津津有味。
他這才沒錯過對朝代的判斷。
當朝國號大黎,不屬於白謹在現代熟識的任何一個朝代,應該是架空。官員職位類似於,帝王是開國皇帝之後。
開國皇帝趁戰亂銳意進取,大刀闊斧地改革。
當初的太子,如今的帝王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正好將改革貫徹落實,他們治理下的國家一派欣欣向榮,正開創著河清海晏,百姓安居樂業的盛世景象。
白謹與左安禮在他談及帝時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熠熠生輝的光彩。比起昏庸無道的帝王,這樣開明的皇帝自然是封建時代的幸事。
帝王有雄心壯志,吏治清明,先生教授時豪情萬丈,恨不能再考科舉,為國為民奉獻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