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拜占庭在哪 > 第266章 光的使者(第1页)

第266章 光的使者(第1页)

第266章光的使者

第266章光的使者

东罗马帝国,色雷斯直辖区,阿德里安堡。

马车穿行在长长的桥梁上,桥面下则是波光粼粼的埃尔盖内河。

这座石桥的长度十分惊人,可达一千二百米,是阿德里安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石桥由前任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二世组织修建,共耗时七年,原名乌尊克吕普,后来被以撒更名为阿德里安桥。

阿德里安堡坐落在埃尔盖内河畔,这条河流是色雷斯地区的重要河流,下游全年可通航,在加里波利半岛注入大海。

埃尔盖内河上游在春冬季容易产生洪泛,大大阻碍了货物的交换和军队的通行,曾在阿德里安堡建都的奥斯曼帝国深受其害,一直试图在此修建桥梁,但老式的木桥很容易被河流冲垮,更别说临时搭起的浮桥。

后来,奥斯曼帝国的国力在穆拉德二世时期迎来了长足的进步,这座石桥也在1426年开始修建,耗费了数不清的人力物力,终于在1443年彻底完工。

可以说,这座宏伟的石桥就是奥斯曼帝国繁荣盛世的一个缩影。

现在,阿德里安桥依旧矗立在宽广的河流上,石栏上的浮雕依旧栩栩如生,桥面上依旧车水马龙,往来不息。

马车驶过阿德里安大桥,进入阿德里安城郊,这里是城市的农牧业基地,时值秋季,农民们开始在去年休耕的条田上为冬小麦播种,养殖户则忙着迎接即将到来的产崽季。

马车穿过农田和牧场,进入阿德里安堡的第二个工坊区。

与君士坦丁堡不同,阿德里安堡的工坊区主要分为三片,分别是矿业区,工艺品区和农牧业区,工艺品区位于城内,矿业区位于矿山脚下,农牧业区则位于郊外。

农牧业工坊区气味大,污染高,诸如熏肉坊,皮革坊之类的手工工坊非常影响城市人民的生活,早在奥斯曼帝国时期,他们就认为这些东西不太干净,严禁在城内开设。

后来,以撒将城市外围的零散工坊集中起来,共同组成了阿德里安堡的农牧业工坊区。

这里原本是一座规模不小的清真寺,水渠,排污等设施十分完善,周边还有不少原属于乌理玛的高产农田,是一片非常不错的地方。

以撒占据这里后,将周边的田地低价卖给了当地正教徒,后来又陆陆续续迁过来不少人,让他们将这些田地充分利用起来,亦牧亦耕。

清真寺的主楼则被改建为生猪屠宰场和猪肉加工厂,规模不小,从这里产出的肉松还得到了不少士兵的青睐。

而现在,随着东罗马帝国农牧业市场的繁荣,阿德里安堡又是沟通色雷斯地区和保加利亚地区的重要枢纽,聚集在此的农牧业工坊越来越多,种类也十分丰富,精面粉,精盐,肉制品,奶制品,各种果脯……

当人民有钱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寻求更高档的食品来改善生活,根本不需要出台各种眼花缭乱的政策来鼓励消费。

绕过一家面粉厂,以撒抵达了自己今天的目的地——东罗马帝国第一家肥料厂。

这座肥料厂名为李希梅尔肥料厂,是以撒的同族兄弟李希梅尔·巴列奥略在他的资金支持和言语鼓动下开设的,得到了不少优惠政策。

目前,这座肥料厂主要面向上层市场,生产出来的肥料效果不错,但价格不算低,只能用于珍贵植物的增产,最基础的粮食作物依然只能使用农家肥。

李希梅尔肥料厂在粪便选取,混合酵等方面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地方,最关键的是,他们还会在一些酵粪肥中添加火山灰,进一步提高肥料中无机盐的含量。

当然,李希梅尔肥料厂生产出来的依旧不算化肥,对农作物的增产效果依旧有限。

以撒跳下马车,李希梅尔迎面走来。

“陛下,您可算来了,这里气味难闻,还请您暂时忍受一下。”

李希梅尔穿着华丽的衣服,见以撒走来,连忙躬身行礼。

“没事,战场上更难闻,没什么忍不了的。”

以撒将他扶起,走进厂房。

“陛下,我直接带您去看最新的研究成果吧,如果这种新肥料可以成功,曾经的东西就没什么价值了。”

李希梅尔带着以撒走进一间小木屋,木屋中,三个工人正在熬煮着锅中的浑浊液体。

木屋角落还陈列着不少沾染血迹的动物骨架,都是猪牛羊之类的大型家畜。

李希梅尔走向木桌,拿起一个玻璃瓶,瓶中装着细碎的灰白色粉末。

“陛下,这就是我们根据您的指导而提取出来的骨粉,现在他们正在熬煮,等会儿还会加入一些草木灰。”

“煮完后静置一个晚上,捞取表面的油脂,就可以拿出来碾碎使用了。”

以撒罔顾了木屋内阴暗血腥的的压抑环境,接过骨粉,观察起来。

骨粉,顾名思义,一种由动物骨架研磨出的粉末状固体,大多呈灰白色,是一种还算可以的磷肥。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含氮,磷,钾三种元素的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大无机盐中,磷主要促进幼苗的育,花的开放,果实和种子的成熟,可以使作物更早开花结果,价值极高。

除了农家肥外,氮可以通过根瘤菌等方法补充,钾可以通过草木灰来补充,但磷在自然界中含量不多,人类一直没能找到将其合理利用的好办法。

当然,需求也会带来动力,当人们开始研究近代化学后,第一个被制造出来的化肥就是磷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