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日,天色朦胧,星子闪烁,农人已经在听到鸡叫声后起来了。
吃完早食,顾和携带好田地的地契凭证,旁边是紧紧跟着的大丫,小丫头一个劲地揉着眼睛,却始终不愿松开顾和的衣角。他们正打算出门,院门口却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此时天还未亮,不知谁会来他们这里。
打开门一看,是黄老的二儿子黄石,中年汉子胸口的布料鼓囊囊的,憨笑着对顾和说:“顾老大,我来找你们一起去村口,村长的牛车已经停在那里了。”
村口,一辆牛车正静静地停放着,最前面坐着一个衣衫整洁,大约四五十岁的老者,后面的木板车上没有人,放置了几大箩筐的蔬菜瓜果,都是现在应季的蔬菜,最里面还放了一大篮子的土鸡蛋,看上去这些农产品像是要拉到县里贩卖。
但回顾原主的记忆,顾和知道不是这样的,那位坐在前方的老者正是他们村的村长,每隔一个月左右就会驾着拉着一大推蔬果和鸡蛋去县城看望他嫁在县里的妹妹。此时如果恰好有人要去县里,村长就会免费让村人坐在他的牛车上。
“哟,你们来了,快来坐吧。”
等到黄石、还有顾和抱着大丫坐在牛车上后,前面的村长就驾驭着老黄牛缓缓动了起来。
晨光微曦,天色渐明。
一路上,顾和时不时还能看到几个壮硕的汉子坐在路上,不过走了没一会儿就和牛车分了道。这些汉子是去镇上做工赚银钱的,之前原主也去做过,最后那次就是晕倒被相熟的村人抬了回来,至此一病不起。
县城离他们村子不远,大概一个多时辰后,牛车就载着他们入了城,顾和三人感谢完村长后就下车离去,循着县衙的方向走。在驾着牛车离去之前,村长告知他们想要乘牛车回去的话一定要在太阳落山之前去城门口,到时候他会在那里等他们。
一路急行匆匆,终于,临到县衙门口,黄石瞅了一眼站在门口高高大大的差役,转头再次问了顾和一遍:“顾老大,你真的要把地卖了吗?”
“我爹让我多问你几遍,如果不想卖了我们就回去。”
顾和摇了摇头,心中涌出一股暖意,依旧坚定地说:“要卖的。”同时,握紧了右手手心的小手。
黄石:“好,那我们进去吧。”
进入县衙后,问过主事人,顾和将手中的三亩田地契约递了过去,那人开了红印票据后,在几人的见证下,黄石从胸口的衣物拿出装着三十两银子的口袋递给顾和,收起主事人递过来的红印票据和三亩田地的契书,最后,两人各付五钱银子缴纳主事人作为中间办事的费用。
从县衙出来后,黄石和顾和寒暄着说了几句话,就匆匆告辞离去了,看上去还有重要的事要做。
自此,顾和名下的三亩田地归了黄家。
而顾和身上有了三十两外加三十个铜板。这多出来的钱自然就是那天从王翠花那里抢过来的荷包里的,除去那五两银子,还那荷包里还有五钱银子外加三十个铜板。
其实顾和怀疑这荷包里的钱不是王翠花和顾江河的全部身家,不然凭借两人的秉性,他们哪能好几天都没找过来要钱。但不管怎么说,把他们赶出去就行了,毕竟顾和的任务只和身旁的小女孩有关,至于其他人,他懒得计较,只要别来打扰他和大丫的生活就行了。
收回思绪,身怀‘巨款’的顾和真心感受到了金钱的重量,打算待会儿去钱庄将身上的银子换成银票。
他心情甚好的抱起了地上的大丫,像哄小孩子似的颠了几下,高兴地说:“走,大丫,我们去吃肉包子咯。”
“吃肉包子。”小丫头的眼睛亮晶晶的,看上去也很高兴。
顾和抱了孩子一会儿,因为身体不济,最后又将人放下了。
走出一条街道,小贩们热情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肉包子,刚出炉的肉包子哟!”
包子铺里,一片白雾蒸腾。
顾和走近:“老板,要三个肉包子。”
包子铺老板一听,麻溜地拿出油纸口袋装起三个皮薄馅大,那白嫩的皮已经被油脂渗透的肉包子递过去:“客人,一共六文钱。”
顾和掏出钱接过肉包子,待稍微冷了一点后,拿出一个递给大丫:“吃吧。”
大丫到底是孩子心性,看到这大肉包子,迫不及待地就咬了一口,吃着吃着,她突然想到什么,停下动作盯着顾和和他手上装着两个包子的油纸口袋。
顾和以为她还想吃,就说:“大丫,要先把你手里的吃完,我再给你拿。”
谁知,大丫却摇了摇头,撅着嘴巴,像个小大人似的去够顾和手中的油纸口袋:“肉包子里有肉,阿爹快吃。”吃了肉,病就能好了。
顾和一愣,随即明白了大丫的意思。
“好,阿爹吃。”顾和笑着拿起一个肉包子放进了嘴里,而一旁的大丫也终于开心地吃起了手中的肉包子。
顾和一直默默地注视着大丫,他发现,大丫活泼了一些呢。
父女俩一边吃一遍逛,走着走着,顾和不经意间看到一间书斋前面正坐着一个摆摊的年轻书生。
顾和看着正在提笔替人写信的书生,不知想到了什么,蹲下身子盯着大丫的眼睛,将手放在她的肩膀上,郑重其事地道:“大丫,阿爹为你重新取个名字,好不好?”
“好啊。”大丫懵懂地点头,阿爹这么好,做什么都可以。
在得到女儿的回答后,顾和就牵着她朝书生的摊子走去,问:“这位小先生,你这里可以替人取名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