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业到底有无王霸之才暂且不论,但咸阳桥战后,效节军一下子,就变成了长安以西,整个关中西北部最有战力的藩镇势力。
虽然此时,战后清点完伤亡,效节军仅有两千八百多能战军士。
可李业坚信,此时的两千八百多人,反而比之前那三千五战力更强。
至于人数,扩编就是了!
反正黄揆死了以后,黄巢在东边的主力,黄邺、朱温等人没有回援之前,都是没法染指京西的。
李业有大把的时间兼并地盘,扩充队伍。
他显然已经不满足于控制咸阳一地了,倒不是贪心,而是因为既然要扩军,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地盘来养。
如果他记得不错的话,黄巢入长安后,与唐军之间的战争先后延绵长达三年
这才半年都没过去呢,持久战还在后面,必须先找一个落脚地。
于是乎他派遣敬翔、李振,前往奉天(今乾县)、醴泉(礼泉)接管府库衙门,当然,他的图谋不止于此三县,而是北面的邠州,邠州作为邠宁镇的核心州府,又在京畿之侧,是相当富庶的。而程宗楚、唐弘夫死了以后,邠宁、泾原两镇节度出缺,邠州局势混乱,只剩少量残兵驻守。
不过此时,李业又深感自己手中人才不够用,武将虽多,但能帮忙打理地方政务,钱帛粮草,征收捐派,又能稳定人心,知道怎么对付那些地方豪族,和升斗小吏的经济之才,却太少了。
得到两敬翔、李振,就按着往死里用,二人现在都是身兼数职,当然李业也不亏待,工资也几份的。
而现在,原先一县之地马上就要扩张数倍
于是乎,李业就在西逃聚集于咸阳的长安士民,和本地士民间张贴告示,表示临时聘用二十名文员,用以参赞庶务,虽然暂时没有官职,但俸禄照,甚至有奖金,并且只要表现合格,可以上报朝廷补告身。
有了这二十人,加上部分留下还没跑路的本地官吏,基本也就够用了。
这事,当然还得敬翔、李振负责,最后只得让李振先去醴泉接管衙门,敬翔留下招人。
没成想,这告示才张出去没多久,就有大鱼上钩了。
“韦庄?”
李业从敬翔口中听到这个名字,先是有些楞,然后反应过来,这不写诗的那位嘛,《秦妇吟》,就“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成锦绣灰”这句诗的出处,就是人家写的。
印象中,其人好像在五代十国当过宰相(其实是前蜀政权的丞相),既如此,应该还是有本事的。
于是就向敬翔问道
“你试过了?能力如何?可堪大用?”
李业招人当然不是啥歪瓜裂枣都要的,他让敬翔临时出了些题,当然不是诗词歌赋啥的,又不是科举,就考些数算,钱粮载计的功夫,以及一些常见庶务,能写公文告示。
答出来再面试后,就可以用了。
但敬翔却是摇头,问道
“将军真不知韦庄是何人?”
李业有些疑惑,莫非此时的韦庄,已经是有名的大诗人了?
当然不是啦,敬翔见李业是真不知道,就解释
“将军可闻长安民间有谚语,‘城南韦杜、去天尺五’,韦氏自汉代起,就世居京兆,汉时便有三世三公,到了我朝,前后共出宰相一十七人!”
说到这里,李业就明白了
人家是关中大族的子弟,简单来说京兆(即长安)最显赫的两家世族,韦氏、杜氏,杜氏就是杜牧一族,而韦庄,他曾爷爷也很出名,叫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那位,玄宗朝宰相。
当然,最关键的倒不是他韦庄名门出身,自己就得多重视,这都什么年代了?世家大族有屁用,关键在于,韦氏和郑畋、郑洵的郑氏不同,人家是关中大族。
也就是说,他们家,在李业现在盘踞的地方,乃至于他即将要取的邠州,都很有名望!
这不就能用上了嘛!
李业当即明白了敬翔的意思,二话不说,直接起身,亲自去见韦庄,所谓千金市马骨,总是要摆出礼贤下士的姿态来。
但敬翔却是挡在他的身前,严肃阻止
李业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