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两个国家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卓越的领导能力,成为了诸侯联军中的真正核心。
与此同时,邾国的国君不幸战死沙场,这使得邾国的军队不得不暂时退出联军,返回国内筹备新君登基之事。
随着邾国军队的离去,诸侯联军的力量再度受到削弱,但这也让其他各国更加坚定地团结在齐国和華国周围。
孙武觉得因为联军遭遇惨败,回过神来的甲氏和鄋瞒联军极有可能会再次攻打联军营地所在的外黄。
联军与其依靠外黄城进行防御,倒不如让齐国和華国的军队在外黄城外驻守,而由宋国和郑国带领其余诸侯的军队镇守外黄城,这样双方就可以形成犄角之势互相呼应。
孙武所制定的战略计划是:首先让齐国和華国的军队在郊外隐匿起来,等到鄋瞒和甲氏联军前来进攻的时候,充分借助外黄城墙的优势来拖住敌人。
等鄋瞒和甲氏的军队疲惫不堪之时,隐藏起来的齐国和華国军队再突然杀出,与此同时,外黄城中各国联军也出城配合内外夹击打败敌军。
由于此前经历过战败,各国诸侯早就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傲气,无奈之下只得接受孙武的建议,安排军队进驻外黄城展开防御。
果然不出孙武所料,甲氏和鄋瞒竟然真的组成联军向外黄杀来。
这支联军规模庞大,人数众多,他们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将外黄城围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
齐军统帅管仲看到城外密密麻麻的戎狄联军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恐惧之情。
他意识到,鄋瞒和甲氏的军队数量远远超过了華国和齐国的军队,甚至比他们多出十倍有余!
面对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管仲开始担忧起这场战斗的结局。
然而,孙武却早已经想好了破敌之策。
他下令让華军大量制造战鼓和金锣,并将它们放置在战车上。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地筹备,数十辆装备齐全的战车整装待发。
与此同时,孙武还将详细的破敌计策写成了书简,派人火速送达到齐国军队手中。
他在信中强调,齐国军队必须格外小心潜伏,并密切关注華军发出的信号,等待合适的时机出击。
管仲深知孙武的才能和智谋,对他充满信任。因此,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孙武的提议,表示会全力配合華军的行动。
鄋瞒和甲氏的军队已经连续数日攻打外黄城,但都遭遇了城内守军的顽强抵抗,其士气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低落。
孙武深知此时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打破僵局。他提前预备了数十辆装满战鼓的战车,并将它们分成两组。
夜幕降临之际,第一组的马车悄悄地驶向了鄋瞒和甲氏联军大营的东侧。
当靠近营地时,车上的士兵们突然敲起战鼓,同时大声呐喊,制造出一种夜间偷袭的假象。
敌军被突如其来的声响所惊动,以为華军要发动袭击,于是匆忙出营迎战。然而,当他们赶到东面时,却发现只有空无一人的马车。
这时,第一组的马车迅速撤离现场,消失在夜色之中。
与此同时,另一组马车也在黑夜中行动起来。
他们按照计划驶至敌军大营的西侧,同样擂鼓呐喊,引起了敌军的注意。
当鄋瞒和甲氏的联军转头向西面迎敌时,这组马车也迅速撤退。
就这样,两组马车交替进行着类似的行动。
每一次,敌军都会被鼓声和喊叫声引出营帐,但每次都扑了个空。
等他们返回营地休息时,新一轮的骚扰又会再次开始。
整个夜晚,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不断重复上演,一连好几个来回,让敌军疲于奔命,却又束手无策。
经过连续几天的折腾,鄋瞒和甲氏的军队已经疲惫到了极点。
他们开始怀疑華军是否真的有意进攻,认为这些夜间的擂鼓呐喊只是对方故意虚张声势而已。
渐渐地,他们对这种骚扰不再理睬,选择继续休息以恢复体力。
孙武见时机已然成熟,便果断下达命令:当夜,華军需擂动战鼓、高声呐喊,从鄋瞒和甲氏联军大营的东侧发动攻击!
与此同时,他还将这一关键信息传递给齐军,要求他们当夜也要从敌军大营的西侧同步发起攻势。
夜幕深沉,万籁俱寂,但鄋瞒和甲氏联军却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正在逼近。
经过连续数日的折磨,全军上下疲惫不堪。
就在此时,華军和齐军如神兵天降一般,从东西两侧同时杀来,联军瞬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在这突如其来的袭击下,鄋瞒和甲氏的军队完全乱了阵脚。
由于几日来的折腾,士兵们早已筋疲力尽,如今又遭受到華军和齐军的两面夹击,他们根本无力抵御。
混乱之中,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更有许多士卒因疲惫至极而直接累死或吓死。
面对如此凶猛的进攻,敌军根本无法抵挡住華军和齐军的联手冲击。
没过多久,鄋瞒和甲氏联军彻底崩溃,被杀得丢盔卸甲、狼狈逃窜。
鄋瞒和甲氏的首领眼见大势已去,只得无奈地率领着残余部队仓皇撤退。
最终,这场战斗以華军和齐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他们不仅击溃了敌军,还展现出了華军和齐军强大的战斗力和孙武卓越的军事才能。
当龟缩在外黄城中的各国诸侯得知華军和齐军在孙武的计策下以少胜多击败的十倍于已的鄋瞒和甲氏联军后,彻底服了孙武。鲁侯也开始后悔为啥没有早点发现孙武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