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海霖一邊撫須看圖,一邊輕聲對江玉珣說:「江大人之前說的沒有錯,疏積排澇非常簡單,單憑百姓之力便可開出足夠田地。」
「但若是任由百姓隨意開挖,那東南三郡便會徹底亂了套,難以形成河網體系。」
江玉珣輕輕點頭。
百姓自挖河渠,的確能夠解決一時燃眉之急,並更為省工省時。
但是卻會給後世留下不小的隱患。
要想福澤後世、不留隱患,必須由朝廷組織屯田進行統一布置。*
這工程並不急於在短時間內完工,可是對於未來河網水系的規劃,卻要先一步完成。
眼前的這幅圖童海霖已經繪了幾天,圖上的線條密密麻麻,已能隱約看見河網的雛形。
「童大人的度可真快。」江玉珣也不由震驚於身邊人的效率。
童海霖這幾日水土不服,白天還有其他工作。
沒想到竟還能擠出時間將圖繪製得如此仔細。
童海霖自豪又欣慰地看了一眼桌上圖紙,末了忽然皺眉說:「這圖上只是辰江周圍一部分沼澤,若想全部繪完,還需要不少的時間。」
他的語氣有些沉重。
此時還沒有人相信,氣候濕熱、人煙稀少的東南三郡,未來將會物阜民豐。
身為前朝舊臣,並經歷過連年戰亂的童海霖,本能地懷疑應長川是否願意投入精力完成這項工程。
江玉珣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
但並未直接回答。
江玉珣笑了一下,起身向船艙外看去。
——不遠處,十幾名士兵已經墾出了一片天地。
「童大人不必多慮,東南三郡駐兵眾多,哪怕是為了軍餉,陛下也必定會派人屯田,」江玉珣停頓片刻又說,「更不論東南三郡的流民問題,也可用此法解決。」
說著,他不由攥緊了手心。
前幾年大周的戰亂,主要爆發在南方地區。
無數流民隨之北遷湧向昭都附近——顧野九及家人便是如此。
昭都所在的怡河平原承載能力有限,養不起這麼多的人,時間久了必生禍端。
假如東南三郡能屯墾出來,那麼朝廷也可將那些原本因為戰亂、災荒而背井離鄉的百姓遷移至此。
屆時,天下定將更為安穩。
※
樓船停泊的位置,距離桃延郡的邑——也就是「省會」不遠。
而桃延郡又正好位於東南三郡正中央。
這幾日,不僅桃延郡太守宣文力,其餘兩郡的太守,也提前赴此處向江玉珣匯報政務。
江玉珣一行人並沒有大肆宣傳疏田導水之說,但也沒有刻意背著百姓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