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炆,你刚刚做的很好。
时刻关心允熥,得知他醒了,还第一时间去探望他。”
吕氏满意的称赞道。
“母亲,儿子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
儿子身为长兄,自然要照看弟弟。”
朱允炆理所当然的说道。
他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就是长兄。
他想要成为父亲那样,受到所有弟妹们的尊敬的长兄。
“三日后,齐王来朝,你要陪着你父亲于文华殿迎接齐王。
要谨记礼官教于你的礼仪,不要失礼。
期间也要少言多听。”
吕氏叮嘱道。
“儿子明白。”
朱允炆懂事的点头道。
“到时你和允熥一起,记着时刻照看着允熥,小心提醒他别出错。
同时也要谦让他,莫要抢一时之风头。”
吕氏神情纠结的迟疑了半天,最后还是没有给长子挑明此事的关键之处。
毕竟,皇帝与皇太子都没有明说,她如何能明说呢。
只要皇帝没有明言要议立谁为皇太孙,那么谁都不能挑明这件事。
不然就有妄图揣测君王心意的嫌疑。
“是,母亲,儿子晓得。”
朱允炆不知道吕氏心中的纠结,只是再次恭敬的拱手应道。
……
就在皇太子朱标让两个儿子陪同他一起迎接齐王来朝的时候,朱元璋也下了谕书,往礼部。
谕书内告知了此事,还让礼部修改亲王前往文华殿拜见皇太子的礼仪细节。
当署礼部部事的户部尚书赵勉看到皇帝亲笔所书的的命令后,有些犯难了。
虽说,国之大事,在戎在祀,可这亲王来朝的礼仪也不是可以等闲视之的小事,更何况此事涉及东宫两位皇孙。
“陛下这是看着朝政稳定,所以想着要定下皇太孙了么?”
赵勉在心中揣摩起来。
自前礼部尚书李原名致仕之后,也不知是没有合适的人选,还是为了节省一份工资。
朱元璋并没有另任礼部尚书,而是让户部尚书赵勉兼管。
所幸礼部事情也不多,一些杂事都由礼部侍郎打理,赵勉也乐得身兼两职。
可是修改亲王来朝礼仪细节一事,涉及两位皇孙,礼部那边的人不敢做主,便把事情推到了赵勉这里来。
赵勉是洪武十八年二甲进士出身,入朝不过六载,就已经爬到了一部之长的高位,能力肯定是很强的,不然也不会获得朱元璋的青睐。
不过,在朱老板手下做事,升官快,掉脑袋也很快啊。
所以,赵勉不由得仔细仔细再仔细,斟酌斟酌再斟酌起来。
其实修改细节很容易,就是加两个人而已。
但关键的,是位置先后啊。
该让东宫元妃嫡子,如今的皇五孙朱允熥在先,还是现东宫太子妃之子皇三孙朱允炆在先呢?
偏偏无论让谁在先,都有支持的依据在。
并嫡的隐患,在此刻暴露的彻彻底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