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是名扬天下的女诗人,秦淮八艳之一,也是陈子龙的旧交。
昔年她曾与陈子龙相识相知,双方情切意笃,长居松江南楼,吟诗作对,互相唱和。
怎料,陈子龙的元配张氏得知此事,带人闹上南楼,当众骂柳如是娼妓,让她“从哪里来,滚回哪里去”。
柳如是不甘受辱,悲切而毅然地离开了陈子龙。
恢复单身之后,许多名士向她求婚,她都看不中。最终委身文坛泰斗钱谦益,成为钱家侧室。
三人之间的爱情故事轰轰烈烈,在当时便是家喻户晓,直到几百年后,仍为世人津津乐道。
不过,这夜柳如是拜访陈宅,可不是为谈情说爱来的。
她刚进入内堂坐定,便开门见山问道:“子龙,你觉得太子殿下,果真认了李贼做干爹吗?”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陈子龙答得很果断,“我没见过殿下,不敢妄自猜测。可我与方兄莫逆,难道还信不过他吗?若太子殿下果真拜了李贼做干爹,方兄怎会追随呢?”
柳如是听得连连点头。
在与陈子龙交往的日子里,她认识了几社内很多才学之士,比如徐孚远、夏允彝、还有年纪小小,便聪明绝顶的夏完淳。
方以智虽没有加入,不过他人品高洁、学识渊博,几社中人人赞誉。
非说方以智有眼无珠,甘心侍奉一个认贼作父的人,柳如是也不相信。
陈子龙道:“如是,有什么话,你不妨直说。”
柳如是轻叹一声,说起另外一个故事。
原来,当年“复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到南京赶考,结识了同为秦淮八艳的歌妓李香君。
二人志趣相投,一见如故,互生爱慕之情,不久便在李香君的住处媚香楼定情结亲。
因是出来赶考,侯方域身边没带太多财物,拿不出赎身费用和接亲礼物。
就在这个时候,侯的朋友杨龙友拿出一大笔钱,并资助了一柄上等的镂花象牙骨白绢面宫扇,送给了李香君做定情之物。
扇子上系着侯家祖传的琥珀扇坠,并作诗曰:“清溪尽种辛荑树,不数东风桃李衣。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争御富平车。”
抱得美人归后,侯方域才得知钱和宫扇都是阮大铖暗中出的,借杨龙友之手赠给侯方域,意在使侯方域欠其人情。
李香君毫不犹豫地拔下头上簪,脱掉身上罗衫,变卖了饰,又从姐妹们那里借了些钱,凑够原数奉还。
柳如是当时还借了几十两银子给她,对此事知道得很清楚。
陈子龙不禁叹道:“李姑娘如此豪迈,当浮一大白。阮大铖卑鄙无耻,侯兄不应结此人,那就对了。现在又怎么了?”
柳如是道:“可惜侯方域没能中式,只好暂留李香君在媚香楼,约定来年再正式迎娶。
哪知阮大铖怀恨在心,怂恿田仰强纳香君为妾,昨日吹吹打打前往媚香楼,强行抢亲……还好香君以死相拒,血溅折扇,才逃过一劫。”
陈子龙听到气血上涌,用力一拍桌子,破口骂道:“这田仰靠巴结马士英当上淮扬巡抚,也就算了。时局如此动荡,他不赶赴淮安整饬河防,反倒留在南京强抢民女,真是岂有此理。陈某非弹劾他不可……”
说着,他起身走到案边摊开纸墨,准备马上写奏章。
想起官身已经被撸了,哪里还有弹劾二品大员的资格,只好将笔愤愤拍在案上,出一声长叹:“朝廷被马士英、阮大铖等人把持,安能励精图治,光复燕京耶!”
柳如是道:“朝堂大事,小女子本不该过问,可在太子即将南下的关口,田仰还敢如此嚣张跋扈,可见阮、马等人有恃无恐。子龙勿要再得罪他们了。”
陈子龙不屑道:“陈某向来光明磊落,何须怕他们。难道他们敢无罪杀我吗?”
柳如是道:“莫忘了,你还有许都的官司在身。”
陈子龙听到“许都”二字,心中愈恼怒。
许都乃名门之后,祖父官至福建参政兼摄军事,从祖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几个月前,许都有感时局动荡,便在东阳招募豪杰,希望编练一营精兵报效朝廷。
哪知东阳知县姚孙棐以备乱为由,要求许都孝敬一万两银子。许都不肯,便诬告许都谋反,左光先继而调兵进剿。
许都不得不起兵反抗,旬日间聚众数万,连陷东阳、义乌、浦江,遂逼郡城。
当时陈子龙是东阳推官,单骑进入许营,劝服许都等2oo余人跟他回东阳投降。
但是,左光先与姚孙棐因私废公,竟不顾与陈子龙的约定,斩杀许都及6o名部下,并将其余人关进大牢。
这件事让陈子龙背上了言而无信的骂名,徐孚远、许刚等好友纷纷与之绝交。
只因燕京陷落,大明将倾,陈子龙觉得不能坐视不理,才捏着鼻子到南京担任兵部主事。
陈子龙道:“许都之事,乃因姚孙棐索贿而起,我理应上书朝廷,请求平反……官司怎么又扯到我的头上了?”
柳如是道:“莫忘了,你与许都早就相识。方才,有个姐妹来告诉我,说阮大铖、田仰正在暗中筹划,把许都兵变的脏水泼到你的头上。”
陈子龙知道,秦淮河歌姬徘徊在酒局之间,消息比锦衣卫还灵还准。
那“姐妹”去通知柳如是,可见阮大铖、田仰不是随便说说而已,事态很严重。
柳如是特地来访,又提起提田仰、李香君和许都的事,就是要告诫自己,不要再与这些人犟下去了。
马上逃离南京,逃得越远越好。
陈子龙悲愤道:“时局如此,顺贼、西贼,还有清贼猖獗。大明三面受敌,大厦将倾也!我自负满腹经纶,却不能为国略尽绵力,于心何安?他日闯贼东进,清贼南下,我躲到哪里,才能安身呢。”
柳如是道:“子龙糊涂了。你有经世之才,怎会没有地方施展抱负呢。如今殿下就在山东,不如北上投奔,与方兄一起共击清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