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没有学,她学了,学不会记不住有什么办法。
幸好徐雪筠的父母很开明,也认清了自家女儿不是学习的那块料,家里也的确小有些资产,不打算让徐雪筠在不适合的道路上受折磨,所以徐雪筠每次实在写不完作业的时候他们就会帮忙给老师请假。
当然,也是因为徐雪筠不想请家教,所以都是由父母辅导作业的原因。
她的父母觉得与其逼孩子努力上进,破坏家庭感情,并且把自己气出心脏病,还不如趁着年轻逼自己一把,给她攒点家产。
当然,徐雪筠也不是不懂道理,从来没有把这件事拿出去炫耀过,每次第二天自己没写的作业都捂得紧紧的,从来不让别人发现。
“慈母多败儿。”
一老夫子忍不住说道,但说完之后又觉得徐姑娘的父亲好像也没多严厉,只能捋捋胡子,叹一口气。
哪有父母还帮着孩子躲避课业的。
要知道在古代上学难,找到好的老师更难,要不然就得加钱,要不然就得托关系,所以能够拜到好的老师名下的全都是父母出了力的,这些人本就是想要孩子成才的,又怎么可能会主动帮孩子躲避课业,那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所以像徐雪筠所说的这般情景,在古人听来真是闻所未闻。
徐雪筠却不觉得有什么的,他们家的观念一直就是只要不犯法,那么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出去捡垃圾也是她自己的选择——只要不把垃圾带回家。
李世民平日里总是支持徐雪筠的许多观点,对后世事物的接受度也十分良好,平日里徐雪筠要做什么要玩什么,他也只是说好。
可这下他却也不能赞同了。
“二郎。”
但在他要说什么之前,长孙皇后却先拉住了他的手,唤了他一声。
“可徐姑娘除了课业不精进之外,还有何不可之处吗?”
长孙皇后很喜欢徐雪筠,她打心眼里觉得这是个好姑娘。
再加上同李世民那得知日后承乾会与他父子离心,长孙皇后昨夜便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何处出了问题。
最后她得出的结论是:“二郎,你对承乾太严格了。”
她的声音格外温柔,说出来的话却格外扎心,李世民不可思议的指着自己:“我?”
长孙皇后却没有半分犹豫的点头:“是你。”
可能母亲总是更心疼自己的孩子,一想到承乾日后所做的事情,长孙皇后第一反应不是愤怒,不是可惜,而是。。。。。。心痛。
作出那种选择,承乾的心里一定也很不好受吧。
尤其是今日吃早饭时还见到儿子一板一眼的像个小大人一样和她行礼,又乖巧的给她夹了最爱吃的早膳,长孙皇后面上无异,但内心就像是被针扎过一样,泛起密密麻麻的疼痛。
她的孩子。。。。。。定是受了委屈。
长孙皇后知晓身在其位谋其职,作为二郎的孩子,大唐的太子,承乾的学业不可荒废,这孩子也绝对不是因为学业艰难而会不满的人。
他向来是个很听话,很上进也很有孝心的孩子。
他现在并无任何差错。
为何,为何。。。。。。
长孙皇后不能怪李世民,因为他只是期待承乾成为一个比他还要出色的皇帝,她也不能怪大臣们,因为身为夫子,身为谏官,他们就是要时时提醒承乾不要做出不符合太子身份的事情,可她也更不能怪承乾。
身为万众瞩目的太子却有了腿疾,他的父亲对他要求严厉,却对其他儿子格外宠爱,她自己又早早离世,无人在他身后支持他,朝廷上下都紧紧盯着他,甚至还有官员想要以纳谏的方式出名,于是格外严格。
他的太子之位,不稳。
或者说,在二郎心中格外牢固,可在其他人心中,已然不稳。
若是她还活着,她必定能够拨开承乾心中的疑虑,支持他鼓励他,或许结果就能有很大不同,可她已经去了,二郎政务繁忙,心思又不细腻。
只因盖了一间普通的房子就被批评过于奢华,甚至被比作秦二世,和随从玩乐,被批评不尊重师生,父子之道,荒废生命,因东宫60天内花销超过七万钱大臣上书批评,强调艰苦朴素和勤俭持家的重要性,诸多太子辅臣只要发现李承乾的行为有误,就会立即上前谏言批评,丝毫不顾及李承乾的面子。
在她还在的时候,从未有人这么逼迫她的孩子。
长孙皇后知道纳谏的重要性,也知道有许多人的确是为了承乾好,想要一个完美的太子,可——绝对有人在此间混水摸鱼!
可偏偏承乾是太子,这话她说得,二郎说得,可偏偏受到谏言的承乾自己说不得。
长孙皇后不知自己的寿数是否已定,若她也如同历史上那般早早去世,那承乾就只能依靠一个人。
她拉起李世民的手,语气柔和,态度却很是强硬。
“二郎,吾想和你谈论一下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就从徐姑娘身上学习吧。
*
徐雪筠的班主任是一个很随和的人,她没有因为徐雪筠的性格就对她多加管教,反而鼓励学生们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发展,徐雪筠很喜欢她,毕业之后还去看过她,现在她来拜托徐雪筠,徐雪筠就算念着高中那三年老师对她的照顾,也无论如何都拒绝不了。
嗯,可能也是念着高中那三年她那多达几十次的作业有事没写吧。
徐雪筠一边答应上官婉儿他们想要一同参观学校的事情,一边接了一大碗热水准备泡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