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我在文豪面前演cp ... > 第12章 刊登(第1页)

第12章 刊登(第1页)

今天是《收获》双月刊刊的日子,现在像这种纯文学杂志,实体店出售已经很少了,基本都是订阅好了,直接送家里。

对于爱好文学的人来说,回到家看两个月行一次的《收获》,已经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惯例。

看文学杂志,对很多长期订阅的读者而言,这绝不仅仅是一种消遣,更多的是,借助这些作品完成对日常生活的一次出逃。

王立云就是这样一个热爱文学的中学老师,在他年轻时,他也做过成为一名作家的梦,才华横溢,少年成名,一举登顶。

这样的梦,哪些热爱文学的人没做过呢,可惜纯文学太看天赋,不像通俗文学,主要是说故事的技巧,只要肯下功夫,不停地把技巧打磨好,那终究能出作品。

像斯蒂芬金、尼尔·盖曼、马伯庸这类代表,他们除去能熟练地设计情节,设计人物,安排故事主线外。甚至他们还会设计好人物的口头禅,食物癖好等等细节。

这就是优秀的通俗作家掌握的能力,很多网文作家也有细致的大纲,这都是他们职业能力的体现。

但是纯文学一般不这样,这不是说纯文学不需要掌握这些技巧,而是正如前面所说,对通俗文学而言最重要的“故事文本”,只是纯文学中“叙事”的一环。

当然通俗文学和纯文学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好一些通俗文学在当时纯文学的标准下(当时的文体、语言、叙事),也是一流作品。例如过去的作家大小仲马,过去的《茶花女》、《基督山伯爵》等等作品。

但是,与通俗文学不同的是,纯文学对另外两个维度“文体”、“语言”的要求,是很考验天赋的。这两个维度要做得够好,就绝不是打磨技巧能够做到的,那是要真正的天才,有异于常人的天赋才能逼近的领域。

王立云下班回到家已经是1o点半了,他是班主任,晚自习过后还要查寝,有些调皮捣蛋的男生在宿舍打游戏的,和舍友起争执的,宿舍脏乱差的等等等等,他大事小事都要管。

早已疲惫不堪的他摊在沙上,听到已经带女儿熟睡的妻子起床的动静,不一会,他就听到厨房里,煤气打火的声音,摊在沙上闭着眼睛的王立云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他在脑海里勾勒出妻子的动作。

打开冰箱,取出食材,熟练地切菜、打蛋、搅拌……

不用一会,王立云就闻到了西红柿鸡蛋的香味。

两人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王立云一边吃着宵夜,一边讲述着今天的工作琐事。李梅静静地听着,偶尔插上几句。

待到王立云洗完澡出来桌子碗筷都已经收拾的干干净净了,而刚刚吃饭的位置上,放了一本《收获》。

王立云看到了会心一笑,生活中的疲惫就是这样靠着种种短暂的幸福时光才能够消融。

他拿起《收获》走进书房,昏黄的灯光从他当初和妻子一起选好的复古台灯中倾泻到书本上,他翻开杂志,没有特地的从目录上寻找自己喜欢的作家,他的阅读习惯向来是从顺序阅读。

翻开第一篇,映入眼帘的就是《竹峰寺》林野。

一个新人?他好像从没听过这个名字,不过《收获》两个字就是作品质量的保证,能上《收获》那就不需要怀疑。

作为一名普通的文学爱好者,王立云看作品的时候,不喜欢像评论家或者专业人士那样,去分析作品,什么语言啊,什么叙事手法啊。

倒不是说他不懂这些,而是他固执地认为,看作品的时候就该全身沉浸在里面,那些文学理论插入其中只能影响他看作品的代入感。

刚看开头,王立云就被这熨帖的文字安抚了,这样仿佛是从汉赋里择出来的文字,那种血脉里汉唐宋明的诗词歌赋带来的熟悉感,一下子就安抚了他多日来工作上疲惫的心。

不同于深夜才看《收获》被《竹峰寺》妥帖的文字安抚的王立云,那些早早就拿到《收获》没有什么工作压力或者学业压力的人群,在看完《竹峰寺》后,早已在微信群,qq群中迫不及待的讨论起来。

【五道口职业学院读书群】

“兄弟们看了今天《收获》上第一篇那个《竹峰寺》吗,啥评价。”

“好久没见过这种文风了,我蛮喜欢的,汪老,梧桐派的感觉,文思灵动。”

“文字我是觉得蛮不错的,但是感觉核心比较空洞”

“从文章就能感觉出这个叫林野的新人作者,古典研究是有水平的。”

“哇,你们都看完了啊,好快,听你们一说我蛮感兴趣的,这就去看。”

“a苍老的云,李老师呢,李老师能点评一下吗?”

“好,刚好我也看完了,我记得两年前我在课堂上曾经说过:‘败坏和污损语言有很多种形式,在感到表达的必要性和理解的必要性之前,人们不会去寻求重建它。

但是,我现在仍然用这句话来说:不知道多久之后,这也许取决于彻底的毁坏什么时候到来,什么时候结束,会有人来重建中文。’

原谅我的愤怒和自卑还要再说一次:中国的语言,即将进入一个野蛮阶段,比刚结束的野蛮阶段更糟,届时,连强悍的凶徒都说不出“街死街埋,路死路埋“这样的隽语了,此外还有让闻者无地自容的“网络流行语”(恕我不引用)。

这两种语言,是两种我痛恨或畏惧——这两种情绪大概也没什么分别的“精神”,它们如今汇合到一起,正欲四面八方地倒下来。

此时,最好的反对,是像《竹峰寺》这样去创作。我好像目睹了一种复活。是从唐宋到梧桐派的矫健,再到汪老的渐老渐缓的性情,你可以看到这篇文章是就是作者把这些东西捡起,再一片片锤炼,融为一体的。”

“我不反对刚刚有些同学说,这篇《竹峰寺》内容还是空些,但是,这样的文字,这种属于我们血脉里的风度,确实太久没看到了,值得多看,值得赞赏。”

各地的文学群,阅读群,都在激烈的讨论着《竹峰寺》,这当然不是说《竹峰寺》毫无缺点,但它是那种失去很久,现在很稀少的存在,如今再次唤醒,众人自然会热情响应。

而这时候还有一个人,也在看着《收获》,拿到《收获》的齐筠玉刚看到作者林野这几个字的时候,她就怀疑是他。

待到完整看完《竹峰寺》,感受到那种熟悉的深厚古典文学底蕴,她就确定这就是她认识的那个林野。

这个想法冒出来的时候,还是震惊到了齐筠玉她自己,她知道林野是很有才华的,但是没想到才念大三,他居然就在《收获》上面文章了。

真厉害啊,这么想着,她突然觉,自己从那次和林野湖边散步后,两人又好像失联了一样,好几天都没过一句消息。

话说,明明,明明之前还牵了。。。。。。算牵了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