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最古老的栽培方法好像是砍花法。
就是在适合的木头上面用斧头砍出缺口,将这些木头放在山林里合适的地方,经过一两年,这些木头上就会长出香菇。
这种方法很古老,产量低和不稳定,耗时也久。
在砍花法基础上,还有惊蕈术,砍花法原本砍的木头不一定长出香菇,用斧头等敲打木头后,却能长出香菇,这就是惊蕈术,可以提升产量。
余桑还知道一种方法,现代的人在砍花法的基础上,又改进成了“椴木香菇”的栽培方法。
原理差不多,却是在冬天的时候,将适合种植香菇的树木砍断,再砍成一米左右的小段,然后晒干一段时间,在木头上每间隔几厘米打孔,在孔内放置香菇菌种,再将这个孔用木头封住。
将这些椴木放置在合适的环境中,大概再过五六个月就能出菇。
余桑算算时间,现在到冬天,还有三个月,选择在冬天砍树,就是因为冬天树木落叶,养分都回收到了树干里,冬天砍的树,本身的营养适合种植香菇,不然树木养分不够,香菇长上一两茬就不出菇了。
余桑从来没种过,即使是理论,也只能算半个“理论专家”,并不一定全懂,只知道大概。
关于打孔、接种以及后期管理,她大概知道。
难就难在这个“菌种”的制作。
在现代,还可以直接购买现成的菌种。
在这里,不可能有卖的,她没去过更大的集市,不过从小余桑的记忆中,以及今天草市的见闻,她盲猜现在还没有香菇人工种植法。
香菇、平菇这些食用菌,还属于山珍的行列,全靠野生,既然占一个“珍”字,想必就非常贵。
余桑越想越激动,她之前还没想到这个呢,只想到一个关于骟猪再养的技术。
再加上现在她所知道的椴木香菇法,以及平菇栽培法。
她还没出过更远的地方,不知道外面具体什么情况,她连现在是什么朝代都不知道,也不好直接去问,感觉有点怪怪的,怕引起别人注意。
主要知道了是哪个朝代,她对历史也不熟悉,知道了也用处不是很大,而且光是知道的那些大历史事件,她不混官场,基本也和她无关。
要是不是中国古代,是什么平行世界,她所不知道的朝代,那就更和她无关了。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说很大可能,她现在所掌握的三门技术,必是独门技术
而且是三门很容易财的技术
因为椴木香菇法、平菇生栽法都是现代才展出来的,她不信这个古人的时代,有这些方法。
她面前就有几朵平菇,平菇孢子算是有了。
但是怎么把平菇孢子变成菌种,在这里,有点难实施,很多材料这里都没有。
香菇菌种的制作,也缺少材料。
先光是需要在无菌环境下操作这一点,就难以办到。
另外需要的一些琼脂、土豆、试管、酒精这些,她一个都没有。
现在土豆都还没从海外传进来,哪来的土豆制作培养基
但是平菇肯定比香菇好栽培,平菇生栽法比香菇椴木法收成时间更短,也更好操作,产量也更有保障一些。
现在又有现成的平菇孢子,肯定要先试培养平菇的。
余桑没有先把这几朵平菇采摘回家,而是用竹叶先浅浅地把周围遮一遮,等她回去把东西准备好,再来采摘制作母种。
余桑柴也不捡了,回到家先整理思路。
第一步得培养出平菇母种,有了母种,原种她可以经过煮熟的麦粒来培养。
余家还有麦子,如果培育原种也成功,那么就可以进行栽种了。
在这里不可能像现代那样采用菌包大量栽培。
她没有这个条件。
现在正是收割稻谷的时节,虽然她在现代所知道的生栽法一般使用玉米芯,但是现在还没有玉米,那么使用收割的稻草也是可以的。
不过这个晒干稻草的处理,还需要用石灰水消毒这个步骤。
余家没有石灰,那就需要去买,这就得花钱。
不过石灰应该不算贵,余桑心里估计一番,加上今天余满山卖竹编手工的,估计余家全部家产,恐怕都没有1oo个铜钱。
石灰应该需要几斤,估计得花几十文至少。
拿出一半家财去帮她这种5岁孩子种从来没听说过能种出的平菇,余满山应该不会答应。
这个烦恼先不管,先解决如何制作母种的问题。
到了傍晚一家人都忙完回家,吃晚饭的时机,余桑斟酌开口“婆婆,我前些日子得病的时候,做了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