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伯,谢谢你的葡萄,我要回去了,我爹爹找不到我会着急的。”
李逸山道:“辰哥儿不若陪着李伯伯一起用饭,伯伯叫人去请你父亲过来。”
宋景辰忙摆着小手,学他哥宋景睿的口气道:“李伯伯好意辰哥儿心领了,李伯伯帮我画了像,辰哥儿已经感激不尽,如何还能继续用李伯伯的饭食。”
“爹爹说过,无功不受禄,辰哥儿不能如此脸皮厚。”
小孩儿本能的就知道像李逸山这样的读书人爱听什么样的话,实际上他哪是不好意思用人家的饭食,他是怕他爹揍他。
李逸山见他小小年纪,却是言谈有矩,进退有度,不由捋着三缕美须笑道,“看来你爹娘生了个好儿子。”
宋景辰:“因为我爹娘是最好的爹娘,所以才生出辰哥儿这么好的儿子。”
“说得真好!”李逸山拍手称赞,笑道:“辰哥儿可曾读过书?”
一听说读书两个字儿,宋景辰小脑瓜立即警惕起来,眨了眨眼,道:“辰哥儿还小,才三岁,爹爹说辰哥儿正长身体呢,过几年再让辰哥儿读书。”
“哦——原来如此。”
李逸山道:“伯伯观辰哥儿的身量,以为你已经蒙学了呢,正想为你介绍一位学问很好的老先生,看来是要等你再长大些了。”
李逸山是真起了爱才之心,一来他与辰哥儿祖父宋玉郎有过几面之缘,颇为欣赏对方的品行德行,这也是他把如此贵重的家具交给没什么名气的宋三郎来打的重要原因。
没想到宋三郎的技艺远超他的意料,这倒是意外之喜了。
二来,他是真的欣赏眼前这小娃娃,小孩儿极为聪明,几乎不动声色就得到了他想吃的葡萄,得到之后却并不贪婪,浅尝辄止。
但凭这份能自我克制的心性就觉非一般孩子能够做到,何况他才三岁。
如此璞玉交给那爱才如命的老头儿,必能从那老家伙手里淘换出点儿好东西来。
只不过一听对方才刚刚三岁,他也只能作罢,确实年龄小了点儿。
宋景辰听到对方的话,却是眼睛一亮,哥哥能不能拜在陈大儒的名下现在还不能确定,何不让哥哥多一个选择?
有了后路,哥哥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紧张害怕了,哥哥做梦都是在读书,很担心他表现不好,陈大儒不收他,会让家里人失望,会让祖母的镯子白白送了伯夫人。
想到此,宋景辰有板有眼的对着李逸山深深鞠了一躬,奶声奶气道:“辰哥儿多谢李伯伯提携之恩。”
提携这个词儿是他听书听来的,觉得用在这里很合适。
果然,他看到李伯伯面露赞赏,小孩儿话音一转,道:“李伯伯,举贤不避亲,辰哥儿可不可以向您推荐我的哥哥。”
举贤不避亲,也是他听书听来的词儿。
李逸山忍不住好奇,道:“辰哥儿你说你未曾读过书,可老夫观你谈吐之间颇多妙词,是何道理?”
宋景辰一脸诚恳,“李伯伯您有所不知,辰哥儿虽没有读过书,可哥哥却给我讲很多书上的道理,辰哥儿听的多了,就记住了。”
“你哥哥多大年纪,可知师从何人?”李逸山见小孩儿眉眼间俱是对哥哥的崇拜之意,不由来了兴趣。
宋景辰:“回李伯伯,我哥哥今年六岁,名叫宋景睿,还没有老师,但我哥哥很聪明,三岁的时候就能背会三字经、百家姓,如今六岁,他已经开始读论语,就是老庄我哥哥也会背。”
说完他怕对方不相信,道:“我哥哥不光他自己会背,还教给辰哥儿背,我可以背给李伯伯听。”
“好啊,那伯伯就洗耳恭听。”
宋景辰张口就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宋景辰背着背着,突然想到一个重要问题——不能背完!
不然被这老头儿盯上同爹娘一说,就娘那个脾气,一定会变成二伯娘第二,到时候还能有自己的好日子过???
李逸山见小孩儿声音明亮,虽有些字还带着不甚清晰的小奶音,却通篇没有一个错别字,更没有一处停顿,明显是一副胸有成竹之像,他倒要看看这孩子今天能带给他多大的惊喜。
他听得正兴起,却见小孩儿磕磕巴巴背不下去了,小孩儿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李伯伯,后面我记不住了,但我哥哥能记住的。”
宋景辰时时刻刻不忘推销哥哥。
饶是如此,李逸山亦觉得眼前的孩子异常聪慧,而显然,他口中的好哥哥比他更为聪慧,遂命人把宋三郎叫了过来。
这边宋三郎找不到儿子正万分着急,听说儿子在李老爷处,以为小崽子闯了祸,忙急匆匆跟着李府的下人到了李老爷书房处。
待弄清楚事情前后原委,一时间宋三郎真不知该打还是该夸了。
不过,儿子虽是一片好意,但宋三郎不得不向李逸山说明事情原委,做事不能两头占。
既然睿哥儿已经决定拜陈大儒为师,倘若见了陈大儒不成,再选择李老爷给介绍的老师,这将置李老爷的一片好心于何地?
再者,李老爷这样身份的人,人家既然开了口,给介绍的老师定然亦非凡人,如何愿意捡陈大儒不要的学生,这亦让李老爷难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