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只能拐着弯提点孟绪不要忘了她的前话,要她接旨,做一颗“乖觉”、“扶摇直上”的柳絮。
皇后平素最鄙夷这些女子之间话里夹话、笑里藏刀的做派,如今却也不得不效法,一番话说得她自己都头疼。
好在帝王始终是一副隔岸观火的样子,似乎当真不是为护着谁来的。
可皇后垂睫斜了一眼,却又瞥见他的手竟暗悄悄地和身边的女子的手勾到了一处,两人分明避着她偷偷牵手呢!
但凡她对她这位表兄有半分的心思,今日都得被他们气成“大行皇后”了。
实则孟绪本想甩开那只手的,只是因怕皇后发觉异样,始终没好意思弄出太大动静,便怎么也甩不开。
只能撇过头看向皇后这一边,笑道:“那殿下可知,柳絮之所飞散,为的却是传播种子,落地生根才是它之所愿。即便最后没扎进土地,也会成为医家手上的一味良材,有止血止痛之效。”
皇后才不听柳絮有用没用,又是为的什么飘扬开去,她只听出来,这孟氏是不肯领她的密旨。
说到底还是她表哥给了人家底气!
她沉默地喝花茶。
“怎么还不高兴了?”萧无谏这才出声。
皇后自觉没几天日子了,忽然就谁的面子也不想给了,冷眉看着帝王道:“本是女孩子家说话而已,表哥突然过来,自然扫兴。”
皇后一向对她这位表兄还是尊敬,今日这么乍然同人怄起气来,连帝王都觉有两分新鲜了。
若换了别的事,孟绪倒是愿意哄着她。可钟氏小产而亡,怎么说也是两条人命,若就如此半道放过,怕是夜里都难以安枕。
便只能对人道:“殿下消消气。”
皇后心知今日多半是白费功夫了,气闷地往外赶人:“孤出来一趟颇不容易,还想看会儿景,就不留陛下和意昭仪了。”
待他们走出幄子,她孤自颓坐在云屛雾障围起的温室里,四面望出去都是朦胧不真的景物,连天光都惨弱得发虚。
看着那二人沿河缓步,越走越远。
孟绪方才的话忽然积上皇后的心头。
她掐着一缕腰上的金穗,有些出神:“为何竟会是灯烛……”
宫人想过来陪伴皇后,便借着给她换一壶新的热茶的机会入了幄子。弯腰将新茶放在方几上时,正好听了一耳的糊涂。
“什么灯烛?”
皇后摇头不说,只是沉吟了一会儿,苦笑道:“原来孤看不上的东西,也不是谁都稀罕的。”
又两目空茫地看着远处叹气:“在这宫里,真是处处身不由己,连想做什么样的人,都由不得孤。其实孤很喜欢柳絮啊……”
宫人被说得更加困惑。
这之后一连好几天,皇后都不肯见人。
就连陈妃来了,也只能吃到闭门羹。这在以往是从无有过的。
那日皇后执意要出门,陈妃得到消息的时候孟绪已经伴在皇后身边。陈妃匆匆赶到凤藻宫,安排了几名太医候在宫中,便又折回了昭阳殿。
分明担心皇后的身子有什么差池,却也没人让人追过去劝。宫人不懂:“娘娘今日怎么不拦着殿下些?”
陈妃道:“外人面前,我若连她的出行都要限制,把她的皇后威仪置于何地呢?”
宫人这才明白过来,再没有比她家娘娘更为皇后考虑的了。
可如今,如此为殿下殚精竭虑的娘娘却也受到了皇后的冷待。
宫人嘴上不敢造次,心里已八百个为娘娘不值。唯有陈妃自己,却在凤藻宫门前转身的时候自讽地想到——当日她不去拦人,真的没有一星半点的私心么?
有些事她以为瞒得很好,可宁儿恐怕早就知道了。不仅宁儿,孟氏亦然。
宁儿那日寻人,怕是想为她周全。
凤藻宫后的一片桂林已然敷荣,澄黄的桂子在风里珊珊摇动,传香十里。陈妃想起了皇后身子还好些的时候,还和她一起让宫人用衣摆兜了掉下来的桂花,说要回去做桂花蜜。笑了笑道:“她不想见我也无妨,去看看桂花林吧。”
宫人正要上前扶她,凤藻宫的门却在这时开了,也许是宫门开的日子太少,门扇被推动时发出喑哑又涩重的鸣声,拉扯得老长,像是一个迟暮的老人蹒跚的脚步。
陈妃怔了许久才走进去,见到皇后时,皇后合衣坐在榻上,半身盖着条毯子,上身却很单薄。
陈妃拿起一旁的白狐裘围脖往人两肩上挂:“都入十月了,眼看就要秋去冬来,也不知道多穿点。”
“钟灵。”皇后口中十分突兀地蹦出了这个名字:“你还记得她吗?”
陈妃故作镇定道:“钟美人,自是记得的。宁儿怎么问起她了,是因为孟氏这胎?”
皇后病瘦的脸本就瘦窄窄的,下巴尖埋在白绒绒的围脖里,露出部分的只有可怜见的大半个巴掌大。
皇后不吭声的空当里,陈妃便又道:“你别操心那么多事。”
皇后忽抓住了她的手:“玉致姐姐,钟灵有孕之时,你对她这一胎从无半分照料,衣食住行无一沾手,孤那时就觉得奇怪。后来钟灵滑胎,你把一直负责她这胎的林太医传到了宫中问话,却把你信重的况太医派去给她诊治。最后钟氏大出血,一尸两命……”
钟氏那时是最末等的御女,除了太医主动循例过来问脉之外,其他时候请太医必定是要经过主位的。可钟氏当时住在与琅嬛阁同一宫的飞音阁,并无主位,宫人十万火急之下便求到了陈妃面前……
陈妃听得心惊,却没打断人,也不曾抽出手,只维持着这个微微躬身的姿势,像是被定在了榻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