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原主的记忆来看,林家村的人主食都是以小麦为主。
不是说他们爱吃小麦,而是因为小麦的产量比水稻高,种植比水稻方便,成活率也比水稻高。
当然了,这里的小麦虽然产量比水稻高,但是比起地球的产量,那真是少的可怜。
地球的小麦亩产400-500千克,更有高达700千克的。
其实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产量也是不到百斤,大汉盛世时期已经达到两百斤,唐朝时期继续提高,三百斤的很多,北宋亩产更高,但比起唐朝来只提高了一两成。
之后农业没有太大的进步,明和伪清江南一带亩产由于精耕细作,倒是继续提高了一点点,但也不甚多,一直到新中国,科技复合肥各种肥料诞生,农作物的产量有了一个质地飞跃。
而这里,白芷根据原主的记忆粗略估摸了一下,亩产最多150千克多一点,而一个成年人一年省着吃就得吃150多千克的食物,所以从这就能看出来,这个家庭一年过得有多拮据了。
好在他们家还有一亩这么大的地,和几块零散的田地,一年到头一家人只要省着点吃,还是够吃的。
当然了,这前提是不交粮税。可一旦上交粮税,一家人就明显入不敷出了。
难怪不得,每次李婉玉煮小麦面粉的时候,总会放很多野菜、白菜或者韭菜。
韭菜配饺子,那是绝配,可是配面粉糊糊,那味道太美
,白芷表示她不想去回味。
白芷一边拔草,一边琢磨着怎么使这里的小麦产量提高。
她到是想到两个方法提高小麦的产量,一是小麦的合理密植度,也就是行株距要合理。二是人工授粉。
人工授粉要等花期才能实施,而且还只能做种子保留,所以眼下一定要严格把控小麦的密植度和肥地。
一边想事一边做活,时间就是过得快,转眼间,太阳已日落西山。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吧,收活回家吃晚饭。”林诚收了锄头,招呼还在忙碌的白芷和林宇峰。
林宇峰立马欢呼一声,扛着锄头往河边跑去。
人类都是靠水源而居,林家村也不列外,整个村庄被划分为东村和西村,中间相隔一条十五米宽、深五米的河。
而白芷家的这块地出村外不远又临近河边,用水灌溉地那是非常方便,但是一旦涨水,那画面太美,白芷不敢想象。
好在在原主的记忆里,白芷没见过洪水漫过河堤的画面出现。
“二丫,给你说了很多遍了,那些杂草随便堆在地坎上就可以了,不用铺开来。”林诚看着白芷把杂草铺在地坎上,忍不住再次提醒。
他一下午都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把杂草随便堆在地坎上,等有空的时候,再把杂草丢到河里去喂鱼。
可白芷就是不听啊,非要铺开来,浪费时间不说,还浪费地坎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