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爱卿,此次宣你前来,是想从太医署派人前往岭南成立官方医署。”
“一是推广《大周百姓药典》。”
“二是招募本土医师,研究当地病症,整理、完善相关药方。”
宇文衍想要开岭南,需要解决缺医少药的问题。
只有朝廷出面,才能快有效地推动起来。
“陛下,没问题,臣回去便着手安排!”
甄权不知道皇帝为何如此看重蛮荒的岭南之地,但却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
太医署是集医药诊治、制药以及教学于一体的机构。
以前。
医师、学生总共不足千人,
太医令只是从七品下的官职。
自从宇文衍要求扩大招生规模后,医师、博士数量也大幅增加。
现如今医师千余,医博士、助教数千,每年招收学生大几千。
太医署的地位水涨船高,太医令官阶升为了从五品上。
皇帝如此重视医药传承,太医署上下似乎看到了药学崛起的曙光。
以甄权为的太医令,医丞、医监、医正,以及一众医师、医博士、助教等都是喜出望外。
那些颇具医药天赋,进入太医署学习的平民学生,更是感激涕零。
要知道,
以往太医署和国子监一样,都是贵族教育。
只有贵族、官员子弟才有入学资格,和普通老百姓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是宇文衍的一纸诏令改变了这种贵族精英教学模式。
使得一些天赋尚好,底层出身的孩子也有了一个学医的机会。
“嗯,卿办事朕放心!”
“对了,对于岭南常见的寒热症,太医署有治疗金方么?”
宇文衍点了点头,给他的茶杯续上热茶,随即出口问道。
寒热症,俗称打摆子,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疟疾。
也是中原百姓认为瘴气所致的常见病症。
“陛下,还真有!”
“以常山为主药,可治寒热症。”
“但是常山有毒性,服后易致人剧烈呕吐,搭配龙骨,牡蛎,甘草等辅药有所缓解,但效果不甚理想。”
治疗疟疾,古代先贤是有相关探索钻研的,只是没有获得最佳的治疗方法。
“朕听孙思邈说过,配以半夏这味药,能减轻呕吐之症。”
“另外,据葛洪所着《肘后急备方》所载,用黄花蒿治疗寒热症有奇效!”
“朕以为,可以用煎服,冲服,蒸馏等法尝试一二……”
宇文衍借孙思邈之名,把记忆中有关治疗疟疾的古法说了出来。
古代有关疟疾的治疗,有着各式各样的方子,
但却一直没有找到完美的治疗手段和药物。
效果稍好的常山,又不是百分百对症,还伴随强烈的副作用。
历史上。
直到清朝,洋人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奎宁,成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肆虐数千年,害人无数的寒热症这才算碰上了克星。
据说康熙曾经患疟疾,中药方子全都无效。
最终被西洋传教士献上金鸡纳树皮磨制的粉末给治好了。
金鸡纳树生长在南美洲。
宇文衍就算知道它的药效暂时也没有办法获得。
后世华夏专家依据葛洪所载,从黄花蒿中提炼出青蒿素。
成为继奎宁后治疗疟疾最好的特效药。
宇文衍很清楚,以当下的条件,根本无法提炼青蒿素。
不过,既然后世已经证明青蒿素能够完美治疗疟疾,那么黄花蒿这味药肯定有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