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读画记 郑小琼 > 第三十九章 追逐光影的莫奈二(第1页)

第三十九章 追逐光影的莫奈二(第1页)

1883年莫奈重新回到诺曼底风景如画的埃特尔塔海边写生。很多的画家如:德拉克罗瓦、库尔贝和欧仁·布丹等都曾经到埃特尔塔海岸写生。受库尔贝和布丹的影响,莫奈也被埃特尔塔海岸上的壮丽伟雄伟的白灰色悬崖和辽阔的大海所吸引。

在这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缔造了巨大而又陡峭的悬崖,这独特的景色震撼着莫奈,他以埃特尔塔的象鼻山为背景进行户外写生。莫奈从各个角度及各种天气条件下描绘埃特尔塔的悬崖形成的天然拱门,他画了著名的《峭壁,埃特尔塔的日落》、《埃特尔塔的雨》、《埃特尔塔的象鼻山》和《从西边看埃特尔塔》等众多的作品。

莫奈这些描绘埃特尔塔悬崖和大海的作品与浪漫主义的德拉克罗瓦和现实主义库尔贝笔下的埃特尔塔海岸不一样,他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写生,而是他在捕捉光影在海上和埃特尔塔的悬崖上变化莫测的瞬间。他的作品中有的阳光落在悬崖上如镀上一层金色,有的在巨大的岩石上布满了黄色、棕色或是红色的海藻,有时候海水是白色的,有时候海面如一块碧玉,有时候海水是蓝色的,但黑夜里的大海是幽暗和坚硬的。大自然中变幻莫测的色彩让埃特尔塔壮丽的景色在莫奈笔下更具有魔幻的色彩。

莫奈的作品中那些悬崖和大海不再是单一的色彩,冰冷缺乏生命力。他用不同的笔触,或是旋转,或是点染来表现海浪的翻滚,他还用粗大的笔触表现岩石的坚硬与粗狂的悬崖,他还通过运用色彩的变化把同一空间内的景物进行前后空间的区分,使画面呈现出空间效果,可以说莫奈印象主义的画风已经为埃特尔塔的悬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莫奈的作品已经开始逐步脱离单纯的户外写生,已经具有主观的主义的倾向。

法国作家莫泊桑和莫奈是好朋友,1886年莫泊桑回忆和莫奈一起在埃特尔塔写生时的情景,他觉得莫奈画画更像一个猎手围绕着猎物进行狩猎。他在回忆中写到“我经常跟着莫奈寻找新的印象”“他不再是画家,而是猎手。跟在他身边的是几个替他扛画的孩子,五六幅画描绘同一景物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光线下的光影效果。他根据光线的变化,依次轮流进行绘画。面对绘画对象,他等待着合适的时机,捕捉它们瞬间的光与影的变化,他用简练的笔触,把光影和飘过的浮云迅速的画在画布上。有一次,我见到他捕捉到金色的阳光洒在白色悬崖上,他用金黄的调子将它画下来,画面传达出一种难以捉摸的光影效果,溢彩流光。还有一次,海上下起了狂风爆雨,他抓住时机,迅速落笔,画面上展现了狂风暴雨下的奔腾的大海。”1

这个时期的莫奈的风景画已经从现场写生开始逐步转变了,从单纯意义上的捕捉和表现大自然中光影的变化转变成具有主观主义的写生。用色彩表现大自然的光与影的变化成为了他最重要的创作方向。

1883年莫奈搬到了吉维尼。从1883年起直到1926莫奈去世,他在吉维尼除了进行风景写生以外,他还创作了系列风景作品如:《白杨》18901891、《干草垛》18891893、《鲁昂大教堂》18921894、《塞纳河之晨》18961897和《睡莲》(18971926)等画作,其中最著名的系列作品《睡莲》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鲁昂大教堂》这个系列作品是莫奈绘画事业的另一个转折点。

1892年莫奈从吉维尼回到鲁昂,他选择鲁昂的大教堂作为写生对象。鲁昂大教堂是一座建筑结构繁复的哥特式教堂。在这个《鲁昂大教堂》系列作品中,莫奈冲破传统绘画的造型观念,他没有单纯的对大教堂复杂的建筑结构进行描绘,也没有强调画面的构图,画面中没有天空,没有大地,更没有表现教堂周围的风景,而是直接的表现大教堂在光线变换时所呈现出的景色。

《鲁昂大教堂》这个系列作品莫奈直接用色彩表现一天中大教堂在阳光在照射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形成的不同光影和色彩的变化。莫奈记录了大教堂从清晨到日暮的变化,淡蓝色晨雾中隐约闪现的大教堂;正午阳光下闪着金光的大教堂;夕阳下被罩上了一层玫瑰色的大教堂。光影变换中的鲁昂大教堂每时每刻的变化都被莫奈记录在画布上。

莫奈满怀激情并倾注了全部的心血进行创作,每一件作品他都经过深思熟虑才落笔,他用狂放不羁的笔触表现阳光落在大教堂上的光影的细腻变化。莫奈用他的画笔用色彩的变化表现大教堂每个时段的不同景色,展现大教堂在不同时空的变化,让人们感受到大教堂的庄严与华美。

这个系列的作品已经不再是莫奈早期风景写生时单纯的用色彩表现环境中的光影变化了,创作《鲁昂大教堂》时,莫奈更善于捕捉光与影瞬间的变化,他强调色彩关系并利用色彩的冷暖、互补与对比体现大教堂的外形特点和复杂的凹凸空间,使它呈现出立体感,莫奈用色彩把一座光影交错的大教堂展现在人们面前。

莫奈的这些系列作品已经不是《印象·日出》时单纯的用色彩表现风景,而是更善于捕捉光与色彩在瞬间的变化,强调色彩关系。虽然莫奈的这些作品其造型并不严谨,但他的表现光影的手法更加成熟,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在创作中突出色彩的作用,消减造型的主导地位。此后的系列作品《睡莲》是他追求用色彩对光与影变换的完美表达。

从1897年到1926年莫奈去世,莫奈用了26年间创作了《睡莲》系列作品。1900年他展出了13幅《睡莲》系列作品,1909年又展出了《睡莲》水景系列48幅。1927年巴黎橘园博物馆两个80英尺长的椭圆形大厅中安放了画家赠送给国家的壁画《睡莲》并向公众展出。莫奈的《睡莲》系列作品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是法国的骄傲。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评价莫奈说:他的艺术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光荣。

自从搬到吉维尼,莫奈就经常坐在吉维尼日本花园的池塘边,捕捉不同季节、不同时刻、光线瞬间变化的池塘和睡莲的动态并把它们记录在画布上。

莫奈早期创作《睡莲》时,他以写生为主,他作品中的睡莲造型的还处于具象化的时期,这和他创作《鲁昂大教堂》系列的方式基本相同,光与色的变化一直围绕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莫奈着力表现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光影变化对周围环境的色彩变化的影响。

莫奈用不同的画布,记录自然界中光与影的变化,这些景物在光与影的变化构成了莫奈对大自然中光与影的完整性的认识,但这些记录也存在着主观性,因为光与影的变化是光影瞬间的变化,即使是莫奈能够及时的抓住这种变化,但也是莫奈主观印象中的变化。

晚年的莫奈患有眼疾影响了他观察自然界的景象进行艺术创作。莫奈的眼病影响到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与感知,他看到的景物只是模糊的外形,但他却更加用心去体会自然界的光与影的变化。

特别是莫奈在二十世纪初期创作的《睡莲》系列,这个时期创作的《睡莲》系列已经与早期的《睡莲》有了很大的区别,他已经完全抛弃了户外写生的写实主义思想,他作品中的睡莲早已经没有了具体造型,取而代之的是荷塘中的睡莲演变成了光与影的色彩变化。他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主观而又抽象的表达他对光与影的认识。莫奈曾说他的《睡莲》是“无尽的整体、无边无际湖水的幻梦”。

《睡莲》系列莫奈凭借想象和主观意识用色彩变化完全代替了荷塘中睡莲的具象形态,抽象化的睡莲的形态以及睡莲的色彩随着大自然中的光线的变化而变化。莫奈开始转向用抽象化的光影的色彩变化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这些作品的表现手法主观意识的表现越来越明确。这是莫奈自己对色彩和光影的认识已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的阶段。

莫奈的这种理性认识又提升了他的感性认识,莫奈从单纯地追求自然界中光与影的色彩变化转变为摆脱自然界的束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展现自然界中光影的色彩变化。莫奈的作品从捕捉光影的变化用色彩表现大自然到用抽象的色彩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这是一个把光影抽象为色彩到用色彩抽象表达自然界的过程,也是莫奈经过不断地实践经过理性思考的过程。由此可见,晚年莫奈的《睡莲》已经走上了抽象主义的道路。莫奈,终其一生都走在追逐和捕捉光影的路上,用色彩表达光影的变化表现大自然是他的绘画主题。

1ltMONETgtKarinSagnerTASCHEN25thanniversary128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