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将军是军队的脑袋,士兵是军队的血肉,那么中低级军官和老兵,就是一支军队的骨架和脊梁。
光有脑袋和血肉,没有脊梁骨架,是无法组成一支精锐部队的。
反之,若能得到一批经验丰富的中层军官,再加上几个月训练,再怂的壮丁也能练成铁军。
想到这一点,朱慈烺把赵大勇叫到房间里,询问县狱的招降情况。一天过去了,那些囚犯,到底肯不肯效忠?
答案令人失望。
赵大勇坦言,以都尉程虎为的囚犯非常顽固,不肯效忠大明。那程虎还说,部下都死绝了,他亦不愿独活,唯求一个痛快。
“这个程虎倒是个硬汉,其他人呢?”
赵大勇叹道:“程都尉打仗很厉害,在军中素有威望,牢内其他军官都听他的。他不肯降,其他人也愿意跟他一起赴死。”
朱慈烺长叹一声,暗呼可惜。
顺营嫡系的战斗力,朱慈烺早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像程虎这样经验丰富、部下愿意誓死追随的将领,正是当前最紧缺的军事人才。
他早上看到囚犯名册时,便起了招揽之心。
只可惜身边没有上等貂裘,暂时没想到令对方“纳头便拜”的法子。
如今军队扩充,军官紧缺,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然而,方以智却在旁连使眼色,似乎有话要说。
朱慈烺识趣地屏退左右,说道:“翰林不用拘谨,有话请讲。”
方以智道:“微臣去见过那些匪,他们受李贼荼毒至深,应尽早处决。殿下就……没必要再走一趟了。”
朱慈烺不以为然道:“招贤纳士须有诚意,或许本宫亲自去,他们就愿意效忠了呢。实在不行,就多去几趟嘛。刘皇叔三顾茅庐,本太子三顾牢房……”
“殿下!”
方以智端正身形,躬身一拜,以示接下来要说的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谏言。
“殿下,程虎等人都是伪顺匪,万万不可招降,更不可以重用。否则……有违天理伦常啊,殿下。微臣恳请将他们明刑正典,以正视听。”
方以智在说“天理伦常”四个字时,故意加重了语气,希望通过暗示来委婉提醒对方,顺贼逼死了崇祯皇帝。
大头兵,或者赵大勇等低级军官就算了,用“被裹挟”“被蛊惑”为借口,可以勉强开脱。
都尉、掌旅之流已是伪顺的匪,当负逼死先帝之责,万万不能宽恕。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孝道是道德伦理的核心,社会的基石,重要性无与伦比。
无论贫穷,还是富贵,只要生而为人,都要遵循孝道,不可有一丝怠慢和亵渎。
而不报父仇,就是最严重的不孝之举,必然引起天下非议。哪怕贵为东宫太子,沾上不孝的罪名,亦要焦头烂额。
天下人会说,太子让先帝含冤九泉之下,有什么资格当皇帝?
质疑的人多了,坎坷就多了。即便勉强登基,皇位也坐不稳当。
然而,朱慈烺一心扑在抗清上,并没有马上领会这层意思。
他叹道:“这些人连死都不怕,想来也是一群好汉。若本宫亲自去招揽,他们还不肯效忠,明天就带出城放了。若他们有幸逃回山西,回到李贼麾下,或许还能再杀几个鞑子……”
“殿下!”
方以智见暗示没起效果,便把心一横,将“不孝”的担忧明着说了出来。
接着,他又以田唯嘉叛逃为案例,力证招揽伪顺匪,很容易让天下士族心怀不满。
李自成推行的“均田免粮”和“追赃助饷”政策,得罪太多人了。没有人愿意看到顺军出身的将领得势。
方以智道:“微臣也知现下很缺军官,可此事关乎天理伦常,关乎天下所望,不可不谨慎。若先帝地下有灵,也万万不会答应的。请殿下三思。”
朱慈烺终于听懂了谏言,忽然感到一股深深的悲哀。
三思?怎么三思?
大明快亡了,天下也快亡了,中华文明即将堕入最黑暗的三百年。在这个时候,还谈什么天理,讲什么伦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