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惊恐地站起身来,就听刘梁还带着童音的声音开口,“大哥,你不是说你是来清君侧扶持我做太子的吗?大哥你为什么要这样的脸色?”
刘璞怒而拔剑,“你……”
可却说不出话来,他心口一疼,那疼痛就好像燃烧的火,瞬间从心口弥漫到全身,可那疼痛却是冰冷的,冷得他浑身挛缩根本不能舒展。
他翻着白眼,死死地看着他寄望了一辈子的繁华宫室,只觉得天晕地转,一切都在旋转着离他远去,在看这世界的最后一眼里,他看见梳着奇怪的竖髻的张静安和袁恭携手从外头进来,雪白的小脸,笑颜如花……
这便是他看到的世界的最后一眼。
刘璞被鸩死,他麾下的兵马自然烟消云散。
这些韩毅等人也是早有准备的。
就连金显此刻也反应过来,这几日的宫墙风云是个什么味道。然后瞬间转换了角色,将朝堂的秩序重新抓了起来。
八月初三这一天,老皇帝又一次叫了刘梁到身边,说不清楚第几次问他,“你答应祖父的,留你二叔一条命,你能不能做到?”
刘梁心想,祖父,您这样熬着,难道还能熬到二叔寿终正寝吗?二叔那样的废物,如今都成了这个样子,我杀他何必呢?天子天子,天下独一无二的那个人,可当真谁也不想做那个杀尽了所有亲人才登基的那个人吧。就算为了好名声,我也一定会将二叔好好养着的,养成一只猪就好了。
反正这只猪,永远不会下崽了。
于是,他又非常诚恳地答应了老皇帝一遍。“祖父,你放心,二叔一定会活得好好的。”
老皇帝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终于驾鹤西去了。
他最终为了天下做出了最好的选择,也最终为唯一剩下的儿子求了最好的归宿。
刘易的党羽被一一剪除,徐继被杀,徐氏被赐白绫,廖贵妃圈禁冷宫,户部尚书刘达流放,工部侍郎黄工站流放……
刘易自己被圈禁在襄王府里,在襄王府外筑了三丈高的城墙,刘易开始的时候,还很不死心的,让人扶着他爬上墙头往外头看,侍奉的太监就吓唬他,“王爷啊,别站那么高,都说冤死鬼喜欢扯裤脚,您小心着吧……”于是他再也不敢登高。
后来暴饮暴食,当真胖成了一只猪,最后酒喝多了,直接淹死在了襄王府的荷花池里。这些都是后话了。
袁恭在此次宫变当中真是角色复杂,不少人都被他骗的一愣一愣的。
最最想不开的人,除了他的父兄之外,还有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从诏狱当中爬出来的金显。
他如今当了首辅,可是他还是因为当初被袁恭关进诏狱耿耿于怀。
他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执拗,他当初力排众议,从一干年轻人当中,选了才二十出头的袁恭带兵去守黑山口那样的重镇,袁恭给他长了脸,他就认为袁恭是他的门生弟子了。
当初袁恭在黑山口失踪,人人都说袁恭可能是战死了。
他更是给袁恭不断挣取了哀荣谥号,对张静安也是慰问有加。
可袁恭是怎么干的?
袁恭先是不吱声跑去鞑靼把刘易弄了回来,这也就罢了。
不知者不罪嘛。
可后来袁恭和刘易搞在了一起,他差点气炸了肺不说,在袁恭将刘璞又引入京城的时候,他简直恨不得生吃了袁恭的肉。
当然最后峰回路转,事情又回到正轨了的时候,他终于明白了袁恭的算计。
可他还是没有想开。
他认为他看上了袁恭,袁恭也应该看待他如父兄一样啊,这样的大事为什么不能商量他来办呢?
袁恭行事,明显不是君子之道,这兵行诡道有失君子之风。
因此对袁恭颇多微词。
姜武就劝袁恭,“莫要与那死老头计较,谁会跟他混啊,动不动死谏,有用吗?要不是我们兄弟暗中保他,他早被刘易搞死在诏狱里了,别理他就是了,他再敢阴阳怪气的,你不好意思,哥哥我上,我任凭他舌灿莲花,哥哥我拿出他在诏狱里那封给他老婆的书信羞死他个老不修的……”
袁恭赶紧劝住了他。
不过大约金显也没真的就要和袁恭过不去。
他颇不情愿的还是挑了一个孙女嫁给了袁恭的小舅子张敬轩,还将袁恭的堂弟袁江介绍给了自己的得意弟子胡光做弟子。
倒是最不好办的是朱山。
朱山信任袁恭,可袁恭最后还是摆了他一道。
当初跟刘易的还能有一条性命。
可跟刘璞的,却基本都逃不过一剐。
朱山也是可怜,因为得罪了刘能被逼反到刘璞那边,终究是站错了队。
就算袁恭和他有私谊,他名声太大,得罪的人也太多,也逃不过一死。
袁恭琢磨着怎么才能想想办法,他反倒劝袁恭不要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