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知了日月讲的什么 > 第3章 热爱祖国18实验楼中(第1页)

第3章 热爱祖国18实验楼中(第1页)

18。实验楼(中)

乱了节奏的学习,加之生活条件的艰苦,不但影响了学习质量,而且会感觉到身体难以支撑,因为已经透支太多。

劭群感觉到自己每天的脚步很沉重,晚上还经常咳嗽,他已经生病了。他只能硬撑着,他也不知道。

有时候半夜2点,会咳嗽个不停,黑暗中都能看到自己喉咙喷出火来。睡又睡不了,又怕影响其他同学,只好去班级学习。

这样的情况不会持续很久,最后还是病倒住院。语文老师的爱人刚好在门诊,这对于劭群来讲也是一个贵人。家人不用来陪床了,来了也没用。连输了五天液,每天都是语文老师的爱人给他做饭送饭,有时候还有水果。这样他克服了对生命的恐惧,打消了对高考的恐慌。这种待遇,就像多少年以后,他作为受表彰的军事训练标兵去北戴河疗养,感觉上是一模一样的,一种被认可的奖赏。唯一不同的是,一个是大战前的调休,一个是大战后的休养。五天来,劭群一边输液一边学习,身体逐渐恢复状态,越来越好。母亲般的爱心陪护,家宴式的营养套餐,还有水果,住院的费用一分没要,这得多好的运气和需要多大的努力才能配得上这一切。

病魔终去,恩情难忘。今生来世,如思在梦。

劭群回归了,但已不仅仅是原来那个少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主席说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为了尽快的恢复身体,保持充足的体力,劭群又加入了踢足球的队伍。据说济南泰山将军足球队主力宿茂珍的表弟就在这个学校,也会帅帅的狮子甩头。在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新闻,与外界近乎隔绝的高三时代,能听到中国甲a,听到大牌球星的新闻,近乎一线的奇闻趣事,令人新奇而振奋,开阔眼界。

劭群刚参与踢足球的时候,跑得很慢,气喘吁吁。队友也不会把球传给他,他助攻不了,掩护不了,跟不上。他也抢断不了别人的球,也防不住别人的球,只能充充数。有时候也当守门员,因为打过篮球,手感比较好,所以球抓的比较准,这样就有一定的存在价值,不会被抛弃。

有一次该回防的时候,他也没及时跟回去,只能慢慢的往回跑。也不知用守株待兔说好,还是刻舟求剑说好,莫名其妙的一个球飞到了他脚下,他想都没想,就用脚踢了出去。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竟然把球踢进对方球门了。

球进了!球进了!他的队友高呼着,对方的门将一脸懵懂,都没反应过来,根本就没做丝毫准备。现实已经进球,恍惚仍未进球。

从此之后,劭群有时间就去踢足球。因为他进过球,所以他一边踢前腰或者边锋。反正他也不懂,大家说怎么着就怎么着。反正他进过球,别人也不一定真懂。大家都是作戏,自己何必认真。

中场,手球,越位,球门球,边线球,高抛球,慢慢在一次次实践中了解。禁区犯规,点球;外脚背,内脚背,踢出的橡胶球,这些都是明星的表弟传授的。慢慢的劭群的爆力也越来越快,他只是不知道他有这个天赋,但是他的体力太弱。好在踢前锋,不需要大范围的运动,只要预判到位,短时间内迅启动,穿插到位就可以。

周六周日中午无聊的时候,他们踢过四人足球,甚至还踢过二人足球,都是全场。难忘的疯狂少年,无虚的青葱岁月。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竟不退反进。学校在礼堂进行了一次隆重表扬,登台领奖,还照了相,贴到了外面的黑板报的光荣榜上。可惜那时候还没有手机,当然要素必须要齐全,能照相,有iFi,有微信,有朋友圈,好像现在都有哈。要不然怎么都得拍几张,一般都是家长拍,然后分享朋友圈,然后一群亲戚朋友来撒狗粮。现在好像也很少有人分享了,别人过得不好,你凭什么得意?

物理在担惊受怕中无意考过满分。但是对于化学的热爱,劭群是自内心的喜欢。尤其是有机化学,各种苯基烃链化学结构式,越复杂的,排列越多的,看起来又舒服又迷人,战胜它的欲望就越强烈。而且他现,排列越多,结构越长,越好找规律,越能找到弱点、漏点,越简单,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化学自习课上,他经常问一些纲的化学题。老师经常是沉思一会:我回去想一想,明天再告诉你。很多时候,老师第二天给的解答方式还不如他的方式简洁,两人还要商量半天,到底是哪个方式对。这种情况,让老师感觉到很神奇。

所以,老师就经常悄悄观察劭群做化学题,也就是偷偷看。这一观察不得了了,差一点让化学老师大惊失色,劭群做化学简答题或填空题,经常不演算直接写答案。正反面的卷子,第一面基本上是选择题、填空题,他会以极快的度写完答案,做第二面,判完卷现基本上都是对的。

就像武侠小说里一样,突然一个人被现他在练绝世武功,难免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好奇心。

时间长了,双方都会有所察觉。

劭群现了化学老师,经常偷偷的在他侧面看他做题,搞得他心烦意乱。有时候故意赌气不写,或者故意翻面,等老师走了,自己再继续写。这样,当时有点不太好。但是过后,两人相逢一笑泯恩仇。

数学老师也有这种情况,偶尔也被问住。每当这时,相宏老师总是乐呵呵的说,我回去想一想,明天告诉你。

高考快要来了,高考之前先填志愿。那个年代不像现在,高考后可以估分,估完分,就可以找高报老师规划高考学校,等高考分一出来,参考往年的成绩,还要充分考虑吸收张雪峰老师的说法,利用各种软件系统,可以填报96个志愿,如果家长提前批的,更多了。本科完了可以再选专科。

劭群那个年代可不行,高考前5月份就把志愿填了。每人可以报提前志愿,考军校,考警校,考老师。然后是普通志愿,本科第一志愿,本科第二志愿,大专第一志愿,大专第二志愿。没有任何值得参考的经验,自己随心所欲,想报什么报什么。会有一个当年大学的报考代码,报哪个报哪个,就跟别人请客,让你点菜一样,你随便报菜名,反正也不花你钱。

劭群毫不犹豫的填报了提前批,本科填报北6学院。还可以写一个大专,他又填了一个信息学院。普通本科批,他选了西南交通大学,族人口口相传的老老家成都。然后又选了青岛海洋大学,他从小生长的老家,现在已经叫中国海洋大学了。普通专科批,他都没选,他觉得没必要。考了大专就不去了,那时候没有复读,即便能复读,他也不能读。

填报完志愿,路上迎面碰上了静雯。静雯笑着问他,你志愿填完了吗?劭群点了点头。哪所大学呀?静雯又问。劭群说,我报的地方你去不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两人相视一笑。后来静雯还真找过他,但是从此一别,天各一方,再无相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