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初年,老朱家的亲戚多以开国元勋居多。
开国元勋们,包括朱元璋在内,都是泥腿子出身。
除了朱元璋、徐达、李文忠等人后天自学成才外,大多数人都没什么文化,以致于给儿子们取名,都取的类似。
朱允熥已经知道好几个叫x镇,x铭的人。
比如武定侯郭英的长子,也是尚了皇十二女的那位驸马,叫郭镇,郭英的次子叫郭铭。
然后巧的是,那位宁河武顺王长子叫邓镇,次子叫邓铭。
当然了,这邓氏一族,随着李善长一案,已经消失在大明的高级武勋行列中了。
能来文华殿参加皇亲国戚宴席的,大部分人都身无官职。
只有少数是如徐增寿这般恰好逢休,家中第三代又只是个小娃娃,便由他亲自出席。
总之,大部分人都享受着大明的特殊权力,自身却离大明核心圈很远。
所以,许多人都想趁着这個机会,在皇太子面前留个好印象。
是以,从座位上起身,朝高坐殿上的皇太子走去敬酒的人,不在少数。
而皇太子朱标又是出了名的儒雅、好脾气,对于向自己敬酒的人,也是来者不拒。
不但如此,即使这些人一年可能就见个一两次面。
朱标还能一个不误的认出谁是谁,而且还亲切的交谈几句。
皇太子的亲切之举,让那些敬酒的人,一个个的心里暖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如此一幕幕,也是这些年的常例了。
这些情景,让坐在一旁的朱允熥见了,也是收获许多。
“殿下,莫要羡慕。”
注意到外甥神色的常森,将头凑过去低声道。
“三舅,慎言。”
朱允熥闻言,心中一惊,还以为眼前的三舅要如同那位表舅一般说出惊人之语,立刻小声提醒道。
“殿下真的长大了。”
常森闻言一愣,笑着说道。
然后他摇了摇头,“我想说的并非是殿下所想的那般。”
常森看向皇太子那边的热闹,陷入了回忆,“十多年前姐姐还在的时候,我比此时的殿下还要小几岁。
那时也如现在这般,只有逢节时候,才能入宫探望。
那时,姐姐就说过,每逢年底,是太子殿下最繁忙的时候。
而年初的第一天,太子殿下每次都要醉酒,方回宫。
那时,也是姐姐最担忧太子殿下身体的时候。”
说到这里,常森自嘲一笑,望向外甥,“所以,殿下,一定要保重身体,别让姐姐,别让我们这些在外的亲人担忧。”
“谢三舅提醒,我会记得的。”
朱允熥看出了眼前的舅舅是真的关心于他,而不是关注于他嫡皇孙的身份。
这种关心,是出自血脉相连的亲情。
是对那早逝的长姐留下的遗孤,自内心的关心。
朱允熥再次看向皇太子的方向,转头对常森说:“还请三舅在此稍坐,我去去就来。”
如此说着,朱允熥就从座位上起身,拿起桌上的酒盏,朝皇太子的方向走去。
围绕于皇太子身边的人手持酒盏,喝的有些尽兴,以至于兴奋起来。
他们朦胧着醉眼,看着一名少年走来,还以为是另一位来向皇太子敬酒的人,便没有在意。
而此时,恰好轮到了皇妃郜妃的侄子郜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