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十四经络的特点有 > 第33章 承泣穴(第1页)

第33章 承泣穴(第1页)

清晨,我与年轻的太爷爷一同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途。暖煦的阳光洒在蜿蜒的小径上,路旁的野花野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们点头致意。我们迈着轻快的步伐,沿着小径徐徐前行,享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光。

行至中途,忽闻一阵痛苦的呻吟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太爷爷眉头一蹙,那两道浓眉瞬间拧成了一个结,他迅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路人正蹲在路边,双手紧紧捂着眼睛,面容扭曲得不成样子,嘴里还不时出痛苦的哼哼声。太爷爷赶忙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关切地询问起来。

经过一番交谈,太爷爷得知此人突然双目疼痛难忍,视物模糊不清,泪水更是止不住地流淌。太爷爷略作思索,便开始了中医的辨证论治。他神情专注,目光如炬,仔细观察着此人的面色,伸出手指轻轻搭在其脉搏上感受脉象,又轻柔地翻开那人捂着眼睛的双手,查看了其眼睛的症状,心中已然有了判断。太爷爷神色严肃地说道:“此乃肝经风热上扰,气血不畅所致。”

说罢,太爷爷目光坚定,决定为其针刺治疗。他扭头看向我,眼神中透着自信与从容,说道:“小晨,今日让你见识一下承泣穴的奇妙。”只见太爷爷手法娴熟,精准地定位承泣穴,此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太爷爷从随身携带的针囊中取出一根银针,小心翼翼地将银针轻轻刺入承泣穴,而后缓缓捻转提插。不一会儿,那路人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脸上痛苦的神情也有所缓解,泪水也渐渐止住了。

太爷爷一边行针,一边耐心地对我说道:“这承泣穴可不简单,除了能治疗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还对眼肌麻痹、夜盲等病症有良效。其功效在于疏通眼部经络,调和气血。只要辨证准确,用之得当,往往能立竿见影。”

待行针完毕,路人的症状已大为缓解,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双手抱拳,感激涕零,连连道谢:“多谢神医出手相救,您真是活菩萨啊!”我望着太爷爷,心中对中医的博大精深充满了敬佩,目光中满是敬仰与憧憬。

听太爷爷说这承泣穴,承泣,乃足阳明胃经之要穴。“承”者,承接、承受之谓;“泣”者,泪也。

从传统中医文化视角解读,目为肝之窍,然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气血丰沛,其气血于承泣穴处汇聚。此穴位处目下,恰似承接泪水之所,其名形象而生动。

承泣能疗其所主之病症,其理甚明。其一,在中医理论中,气血瘀滞、经络不畅乃诸多目疾之根源。承泣穴为胃经气血输注之关键节点,刺激此穴,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眼部气血周流顺畅,从而消解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等症。

其二,眼肌麻痹、眼睑瞤动之类病症,实乃经气失调所致。承泣穴犹如气血运行之枢纽,通过适当刺激,可激经气,使经气畅行无阻,眼部肌肉得以濡养,恢复正常之功能,瞤动自止,麻痹得缓。

再者,《黄帝内经》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脾胃功能健旺,气血化生有源,方能滋养肝脏,使肝血充足,目有所养。而承泣穴之存在,恰如一座桥梁,连通脾胃与目窍。刺激此穴,可调理脾胃,促气血生成,进而为目提供源源不断之滋养,改善视力,消除视疲劳等诸般不适。

承泣穴之名蕴含深意,其治疗功效与中医整体观念、经络气血理论紧密相连,为维护眼部健康挥着重要作用。

在继续前行的路上,我脑海中不断回想着太爷爷的这一路上的教诲,暗暗誓一定要将中医的智慧传承下去,让这古老的医术扬光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