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果继续讲上堂课没讲完的阅读理解,底下有很多同学在打瞌睡,她不是没发现。
为了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她放下试卷走下讲台,引出一个问题:
“同学们认为本文女儿和妈妈这两个人谁是对的?”
“请各位大胆发言,语文的实质就是发散思维,只要建立在正常的三观上,能够说服你自己,那也是答案。”
学生们对这种论述性问题还是很感兴趣的,头抬得老高,纷纷道出个人见解。
这篇阅读主要讲述了一个妈妈斥责打扮张扬的女儿,因言语太过激进,女儿忍受不了最终跳楼的故事。
光这么看也许大家心中秤砣有了倾斜。
可是文章开头却是妈妈舍不得吃喝,省钱给女儿买1000块的鞋子,还有她把爱埋进日常琐事的细节。
母亲倾尽所有给予唯一的孩子最好的生活,谁能想到酿成大祸的源头竟也出现在自己身上。
站在另一个主人公的角度上,爱美的女孩只是穿了条较短的裙子,流言蜚语突然似无方向的大雪片砸向她,无穷的无助感让她求助最亲近的妈妈,可这个女人却以“招蜂引蝶”“浪”“荡”“勾引”等词放在她身上,极其讽刺。那么一瞬间,种种异样情绪裹挟女孩全身,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说出的话终究化作刺人的利刀将她砍得浑身血淋。
心也是冰冷的。
心底的最后一道防线彻底崩塌。
她穿短裙子错了吗?裙子制作出来不就是让人穿的?
她就那么一次穿来学校凭什么要被所有人认为是放荡不自爱?为什么男生可以穿好看的衣服也能被人夸赞?
她的妈妈,怎么能那么说她?
母亲为了孩子好这点毋庸置疑,但这种“好”太偏激,她以传统甚至封建的错误的观念放在女儿身上,自认为不痛不痒的话却是压死孩子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那肯定是女孩对啊,一边面对着校园欺凌,一边还要忍受母亲对恶语伤害。”
“妈妈不容易是真的,女孩也有点冲动,一条年轻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好可惜,只能说两个人都有错吧。”
“我也觉得女孩好可怜,哎,一定受了很多苦吧。”
……
关果一边听一边点头,这是学生们的真实想法,他们的共情能力很强,带入不同角色发出不同反应,每个人心中都有强烈的正义感。
等大家都说完,“我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发现女儿和妈妈间并没有完全的对错之分,那么请再想一下,其中存在感很低的一波人,他们如何?”她抛出问题。
关果指的是嘲笑讽刺欺凌女孩的那群同学。
这回她没让同学们讨论,笑着讲下去:“他们,绝对不无辜!”
声音铿锵有力,完全不符合此刻温柔的笑容。
叶卓不由地抬头看老师,对方脸上已然没有任何笑意,眼里是深沉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