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什么?
林煜当然不讲太阳和地球的质量怎么算,也不讲天人感应如何化解。
因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上节课他都已经讲过了,让他们自己去翻《荀子》,这就是林煜给大明帝国的高层文武出的考题,还是相当简单的题目。
这要是都解不出来,那后面的也无需再讲了。
因为讲了也没用,不能理解《荀子》,就说明大明帝国的高层注定没法接受他的思想,他继续讲下去也是白扯,浪费口水。
朱高炽此时还不知道,金幼孜不仅帮他化解了“天人感应”的难题,还帮他挽留下来了林先生。
林煜把碗里最后一勺冰沙吃完,又盖上木桶的盖子,防止里面的冰沙融化。
对面加上新来的朱高炽,听课的弟子人数已经增加到了五人,此刻全都正襟危坐,等着听讲。
“当~当~当~”
林煜用汤匙敲了三下碗边,方才开口说道。
“今天的课程,我们来讲讲,什么是国家管理科学。”
国家管理科学(此科学非彼科学,为古意的分科立学)!
听到这个课题,朱高炽、杨荣、于谦立马坐得腰背挺直,就连郑和、袁忠彻二人同样也是目放精光。
虽然他们用不到,但不妨碍他们长长见识。
“讲课之前,我先说一个小故事吧。”
“林先生请讲。”朱高炽连忙捧哏。
林煜叼着勺子,认真想了想才讲道:“话说在北宋年间,陕西路京兆府同州朝邑县(大荔县),城南三十四地方,原有一个村庄。这庄内住的只有赵、方二姓,并无他族。
这庄叫小不小,叫大不大,也有二三十户人家。祖上世代务农。到了姓赵的爷爷手里,居然请了先生,教他儿子攻书,到他孙子,忽然得中一名黉(hong)门秀才。你们猜猜看,这村庄之后会怎么样了?”
杨荣想了想,说道:“赵家中了秀才,这便是步入了士的第一层,他们又是处于北宋的陕西路,那里长期处于边境,普遍较为穷困,难出进士,那方姓大族若不想被赵姓大族蚕食,也必须与之攀比,达成家族势力上的平衡。”
这其实也无关阶级,纯粹是人的本性如此。
哪怕不是乡绅,只是普通村庄,有两个宽裕点的农户,有一户突然家了,那另一户必然也会眼热。
林煜点点头:“你说得没错,乡里人眼浅,看见赵家中了秀才,竟是非同小可,因此村里的人,都把赵家推戴起来,姓方的便渐渐不敌了。
姓方的瞧着眼热,几家村中富户也有些钱财的,便在这个方必开的串联下,合起伙来不惜工本,一起开办了个村学,又到城里聘请了一位中过举人的老夫子,下乡来教他们的子弟读书。”
“这举人姓王名仁,因为上了年纪,也就绝意进取,到得乡间,尽心教授。不出几年,居然真教出了几个人才。
其中要数方必开的三儿子最为聪慧,已经可以写出八股文章了。这方必开因见儿子有了怎么大的能耐,便说自明年为始,另外送先生四贯铜钱,不在话下。”
“然后呢?”朱高炽问道。
“然后?”林煜笑了笑说道,“然后却是姓赵的孙子中举人了呗!那方必开因为跟着看热闹,所以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实际这方必开本来因为赵家孙子中了秀才,也动过与对方结为亲家的念头,但见到人家现在已经中了举人,而自己家还是白身,这方必开一时眼热心妒,就犯了痰迷心窍的老毛病。”
“回到家以后,连饭也不吃了,就那么一个人背着手,在书房廊前踱来踱去,嘴里不住地自言自语,说什么‘捷报贵府少老爷’,什么‘报喜人卜连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