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于小姐不嫁人北风三百里 > 第4节(第2页)

第4节(第2页)

然而这音节只释放了一瞬,于曼颐就被人往过一拉,继而封住张开的嘴巴。那声尖叫转瞬被堵回去,简直像是被湿毛巾兜头盖下的开水壶。于曼颐拼了命的挣扎,指尖抓过宋麒的肩膀和胸口,留下一道道的红痕,疼得他眉头直抽——

“你别喊!”他低声提醒。

于曼颐这才慢慢平静下来,嘴唇贴着他手心,眼睛惊恐地瞪大。宋麒长吸一口气,两个人都听见了地窖外有人走过的脚步声。

大约是守夜的门房听见异响,过来查看又没见着东西。确认地面上再无其他声音传来,宋麒终于缓缓松下力道。谁知捂住她嘴的手抽离还没有半寸,于曼颐忽然狠狠咬了他虎口一下。宋麒眉头再次猛跳,另一只攥她肩膀的手当即抽离,两个人都在转瞬间弹离了对方。

“你做什么!”宋麒身上别的伤愈合的愈合,消肿的消肿,怎会想到临行前又受重创。而于曼颐从地上爬起来,看他的眼神已经没了羞怯,只剩下大仇得报。

也是,他第一次见着于曼颐,就把人家手腕和脚腕全都捏青,而于曼颐前倨后恭地照料了十日只得他一句暗讽。那么今天良辰吉日,给他身上也留点伤,怎么了?

“谁叫你不穿衣服!”她这回倒是记着压住声音,“只有乡里的疯子才会裸身跑在街上。”

宋麒听得没受伤的太阳穴也跳着疼,“我怎就裸身——”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忍着怒火将衣服抓过来披上,“我自己好好待在地窖里,谁知道你会突然闯进来?你昨日不是说不来了吗?”

这话一问,两个人才双双想起于曼颐方才跑进地窖的头一句话,视线也跟着落到地上。宋麒将那面已经断裂的风筝拾起,借着烛火观察一番,发觉确实有些眼熟。

“我那天背着风筝出去,本来什么都好好的,”于曼颐说,“被你扯下田埂,把骨架都摔断了。”

“你出去再买一个不就得了?”

宋麒不解,想到于曼颐并非她父母亲生,未必存下私房钱,便从衣服里掏了掏,只留下给自己买车票的钞票,将余下全都递给她。而于曼颐低头看了那钱一眼,更是生气。

“我又没法子随便出去买东西,”她说,“况且我妹妹见过我的风筝,集市上没有我要的样子。我要我以前那个,被你弄坏的这个。”

“你不是说你并未被关进阁楼里?”

“我当然没有被关进阁楼,我是——”

于曼颐想了想,忽然意识到,她的确没被关进阁楼,但她同样无法走出于家大院。她无法随意离开这里,正如游家的二姨太无法离开阁楼,这是于曼颐第一次对她的处境感到混乱。

宋麒给她钱,但她缺的并不是钱,她缺乏的是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而宋麒似乎也是直到这时,才对于曼颐心中的混乱有了概念。他将钱收回来,又借着烛光观察了一番于曼颐陷入沉思的表情。

他的同学们已经可以走上街头挥舞横幅,而于曼颐连走出这扇大门都做不到,遑论听到高墙外的言论。他说她是晚清的补服成精,这话显然对她的处境欠缺考虑。

宋麒在这一刻觉出一种微妙的理亏。他将于曼颐的风筝举到面前,意识到这是眼下他回报她救命之恩的唯一办法。

高材生,在学校里学的课程用来造飞机,稿纸上计算的是钢铁的比例,面对这面纸糊的风筝却无从下手。宋麒用手指摸索了一番风筝的骨骼脉络,意识到这东西极其脆弱和不稳定,左右重量稍有差异便很难飞起。

宋麒本计划后天凌晨离开,重扎一个是断然来不及了,他也没有这份手艺。摸索了半晌,他终于看向于曼颐,详细道:“那你得再给我拿糯米和毛线来,有细铁丝最好。”

于曼颐背起手狐疑看他,没想到他真有办法。

“还有糊风筝的纸,”他说,“这风筝面破了,我重帮你糊一次。不过上面的这些小鸟,我不会画。”

他要了这些东西,要是于曼颐拿不出来,那么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好在这几日的实践,于家大宅在于曼颐眼里已经是个漏洞百出的筛子,遑论眼下天色漆黑。她在脑海中迅速计算出获取这些材料的路线,朝宋麒点点头,扭头便顺着梯子爬走了。

不过一炷香,毛线,糯米,细铁丝,糊风筝的纸,全都摆到了宋麒面前。

骑虎难下。

刚才被于曼颐抓破的地方痛麻了,开始发痒。宋麒屈膝跪在地上,将那风筝骨架按照原型摆好,开始一处伤一处伤的修补,心中盼望自己那些抓伤也能这般一处处的自愈。于曼颐看他模样认真,心中浮现一丝惭愧,再度爬上地面,给他去厨房偷了份放冷了的年糕下来。

补服成精事件翻篇,二人关系略有缓和。

宋麒和于曼颐确认她自己可以复现那些小鸟后,便将残破的风筝面彻底撕下来,给他修复骨架留出更多发挥空间。于曼颐闲着无聊,在旁边用烛火烧小鸟,一片又一片。火光映亮纸面,宋麒看了一眼,发现那些鸟雀的笔触颇为精细,连羽毛都画了出来。

“学过?”他问,并用毛线捆牢一处折断的竹篾。

“没有,”于曼颐摇头,“照着屏风描的。”

宋麒点点头,肯定道:“画得很好。不像我那位同学,只会在报纸上画野草野草。”

他第一次来于家就是为了筹款办报,今晚当着于曼颐的面再度提起,她很难不好奇。她问宋麒那是一份什么样的报纸,让他们为了它上下奔走,到处筹款,以至于惹祸上身,只能藏进她家的地窖。

这个问题很是笼统,宋麒也很难用简单的话语讲清。于是于曼颐又问他报纸上有什么内容,而这问题让宋麒显得有些难以启齿。

“起初……”他迟疑着说,“起初是想宣传一些新的思想,例如科学和民主,权利与义务,还有一些新传入的主义……”

于曼颐好奇地看着他。

“但是并没有人买。”宋麒泄气道。

“当然没有人买,”于曼颐说,“我都没听过这些东西,我怎么会买自己没听过的东西呢?”

“对,所以我们调整了路线,”一处折断已经捆牢了,宋麒试了试强度,拿出一根铁丝,去修补风筝的另一处关节,“我们开始在上面连载小说。”

小说于曼颐是懂得的。

“小说就是话本,”她说,她毕竟稍稍识字,“杜丽娘,西厢记,还有聊斋,对不对?”

“那已经过时了,”宋麒说,“我们的报纸是一份份连载的,要让人每期都买,就得写现下流行的故事。等他们看完了新一期的小说连载,便会顺带着看几眼副刊的科学,民主和主义……”

而于曼颐对科学、民主和主义毫无兴趣,她将话题拉回自己熟悉的话本领域,穷追不舍地问:“那时下流行什么样的故事?”

宋麒低下头,开始专注地修理风筝。

他实在难以启齿,眼下最流行的故事,就是专注才子佳人情爱的鸳鸯蝴蝶派。虽说有不少同学甚至老师将这一流派批为“媚俗低级”,但自从他们的报刊开始连载鸳鸯蝴蝶派的情爱故事后,销量和以往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销量一上来,对他们报刊粗制劣造的批评也随之而来。宋麒认为他不能再放由这本报刊的插图只有同学画的野草野花,决定筹款增添版面,并招聘两名专业的编辑人员,负责美工与文字排版。

他们都没料到,这一筹就把本报最重要的连载写手宋麒筹得生死不明,筹进绍兴乡下的地窖。筹得不但新版面没有了,讲到一半的故事也只能换人执笔,并因为更新质量下滑被读者们痛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