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乔家两个孩子满月是否应该请客这件事,家里有了第一次分歧。
总的来说就是两位妈妈都觉得孩子满月这种事,必须得庆祝一下。但苏立行跟乔泽都觉得完全没必要,满月自己在家里庆祝下就行了,请客热闹完全没必要。
至于做妈妈的苏沐橙,则完全是中间态度,两边的意见她都赞成。没啥别的,她只打算庆祝一下自己终于可以摆脱两位妈妈的束缚,结束做月子的日子。
对于一个年轻好动的女孩子来说,老一辈子关于坐月子的种种要求的确是太苦了。自家妈妈还好说,主要是苏沐橙不愿意在路秀秀面前因为这事失了分,所以这段时间真的就是熬过来的。
好在路秀秀也就是怕小苏同学因为月子没坐好,落下什么病根,其他时候也不会太管这个儿媳妇。所以关系也不至于处的太差。只是让小苏同学选边站,自然是万万不能的。
所以关于满月酒的事宜,虽然是2:2的意见,但最终还是听从了两个男人的意见。
终究是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家里两个男人都不愿意办的情况下,也没几个人会来凑热闹,两位母亲也只能作罢。
不过满月酒可以不办,名字还是要取的。
孩子的出生证明上乔泽随便写了两个名字,乔大跟乔二。反正他咨询过,正式上户口的时候是能改的,平日里大家也都是哥哥,妹妹的叫着,正式名字一直没确定下来。
两个孩子都已经要满月了,自然也不能再继续拖下去了。
尤其是苏母跟路秀秀怨念满满的来上一句“孩子满月不办酒席也就算了,总不能连个名字都还没有吧?这像什么样子?”足以让两人投降了。
没取名字当然不是不重视,而是大家都很重视,导致意见很难统一。
乔泽虽然做学问是一把好手,但取名的水平显然没法跟做学问的水平相提并论,比如他提过不如就让哥哥叫乔易,女儿叫乔怡。寓意也很简单,希望两人未来的生活能容易一些,更开心些。
苏沐橙觉得这两个名字挺好,但苏立行觉得这名字太随意了,死活不同意。然后自己给哥哥取了个乔缜谦,妹妹取了个乔如是的名字,也被全票反对。
于是这事就被拖了下来。
其实苏沐橙是真的很难理解,老苏对给孩子取名这件事上的坚持。
毕竟苏立行有些取名废是不争的事实,当年她这个名字就给她带来过诸多困扰。
相对而言,她觉得乔泽取的名字就更贴地气些,而且两字的名字寓意明确,写起来很简单,考试的时候都能比人家先把名字写完,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好在有豆豆。
最终在人工智能的介入下,统计了四个人给出的意见,最终给出了两个让大家都还算满意的名字,乔缜轩跟乔芃。
也算过得去吧。
确定了乔家两个孩子的名字之后,乔泽关于q理论的大论文也正式在《数理新现》上正式表了。《q理论的提出与探索:三维时空中的数学交织与粒子质量生成》。
有了爱德华·威腾跟彼得·舒尔茨参与研究,其实q理论在学术界也有一些风声,但因为乔泽之前一直没准备表论文,所以外界所知并不多。
还停留在乔泽提出的一些关于大统一思考的零星论点上。
这篇论文可以说是将近期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很系统性的梳理了一遍。
从数学的交织性,到q理论,再到这套新数学理论针对微观世界的一系列解释跟证明。毫不夸张的是一经布就在整个数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说实话,跟之前的效率相比,乔泽的确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表什么论文了。
虽然在数学跟物理学界来说,这才是正常的。哪有人一年能以第一作者甚至唯一作者身份,表数篇顶刊质量论文的?更别提乔泽这段时间虽然没怎么表论文,但出镜率还是挺高的。
又是诺奖,又是国家级奖项的,还主持了多项应用科技项目的落地。
所以哪怕一段时间没写论文,都是能理解的。
突然间,又是这种大论文突然公布,的确让许多人感觉意外。也对西林数研所的研究更为向往。
对于许多通读了这篇论文的数学家而言,也算是大概了解乔泽对于数学的认知版图。
从乔代数几何属于奠基的内容,在一系列螺旋数上又罗列出了元的概念,再到螺旋架构的交织性,通过以上种种,总结出了q理论。
对于能看懂q理论那些描述的人来说,自然也能从这篇论文读懂乔泽的野心,真正的解决大统一问题。把微观跟宏观真正的放在同一个理论架构上进行解释。
当然,这篇论文并没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关于i兼容性,也惹起了数学界,乃至物理学界的诸多争议。
甚至可以说,整个七月,世界数学界跟物理学界,都为q理论吵成了一团。
一边认为q理论的确是目前最接近彻底解决大统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另一边则认为,乔泽提出的q理论存在严重缺陷,根本不可能解决大统一问题。
而且两边都有大佬级的支持者。
正方这边就不用说了。
乔泽,彼得·舒尔茨,爱德华·威腾,光这三个人阵容已经很强大了。更别提还有好几位数学跟物理学界的前辈,也都倾向于支持q理论。
至于反方,主要集中在许多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能造成如此大的影响,的确是乔泽始料未及的。他也仔细研究了对方质疑的点。
最大的争议焦点还是q理论中已经彻底抛去了时间的概念,并通过空间变化率,来取代许多需要时间才有意义的参数。再加上许多推导涉及到离散几何跟非连续性物理的概念,更是在多个层面对于传统物理学进行颠覆。
比如空间是离散的,类似于格点或网络结构,而不是连续的流形。这在对于现行的物理学的确是颠覆性的学说。涉及到一系列已经验证的东西需要重新定义。
又比如离散引力场……
论文的结尾部分,乔泽也提出了许多新的预测,比如基于离散量子引力的黑洞熵,推导出了通过离散几何结构解释黑洞熵与其表面积之间的关系;重新预测了早期宇宙中离散空间结构对微波背景辐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