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分数固然很重要,影响我们的自尊心,影响我们的升学、就业。但它毕竟是表面的东西,只是衡量学习成绩的标准之一,而不是全部。我们应把掌握知识、展能力作为我们的学习目标,把展全面素质摆在比考试分数更重要的位置。
正确看待分数和排名
一天,小伟对自己的好朋友抱怨:“期中考试成绩下来了,我只考了
第五名。妈妈很不高兴,老师也说我学习不用功。”“你考清华大学附中初一(8)班第五,真的不错啊。”说这话的时候,小伟的妈妈过来了。“恭喜阿姨,小伟真是太棒了,考了班级第五名。”“丢死人了,还祝贺我。他在小学的时候,每次都是考第一的,这成
绩已经下滑得太厉害了。”
“阿姨,其实不是这样的。能进清华附中已经很优秀了,小伟进了清华附中,面临的竞争对手全是成绩好的学生。你不能老是看小学的排名。”
说到这儿,小伟妈妈抢过去说:“你不懂。这跟上什么学校没有关系,我看他是不努力。”
实际上,不仅仅是家长,很多学生也总是拿分数和排名作为自己是否进步的尺度。成绩排名稍微落后,就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然后给自己定一个很高的目标。用一个达不到的目标鼓励自己,就难免要遭遇挫折,最后连一点儿信心都没有了。
用一个不正确的尺度,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再用这个错误的结论来证明自己不行,这对于我们取得好成绩是非常不利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看待分数和排名,让它们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而不应该是阻碍和压力。
有这样一位爸爸,他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爸爸从来不强迫孩子考班
级前几名,但是人人都有上进心,他的儿子也不例外。有一天,儿子对爸爸说:“我下次要考班级前十名,你相信吗?”尽管爸爸知道儿子没有这样的实力,但是还是想保护孩子上进的想
法。于是他说:“我觉得你能成功。”
但是很遗憾,每次考试的结果儿子都未能如愿。可喜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每次都有进步。于是每次考试后,儿子还会说出要争取考前十名的话。爸爸依然表示出相信。
就这样在爸爸的呵护中,孩子认识到了考试的名次和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每次都有进步,只要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能享受到学习的乐就好。
如果你一味用成绩单上的分数与名次来评定自己是否优秀,仅仅为了可怜的几分而把自己列入“失败者”的行列,与其说是一种失败,倒不如说是一种自我战败。我们应该让排名和分数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其实,学习中经常有些学生因为没能考第一名而悲伤,因为没有在年级排名中进步而难过,实际上这些同学都没有正确认识到排名和分数的真正意义。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分数和排名呢?
要认真地分析自己的学习状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页面试试。
孙豆豆况,找出可能出现的最坏的情况。排名前进了是好事,万一在排名中落后,也不要因此丢掉学习的信心。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只是想让我们学习更好些,只要跟老师和家长坦诚交流,一切结果都能接受。
考试的失败,显在学习记录上不是那么光彩,可能还会让自己因此而失去学习的兴。这可以说是最坏的情况了,可即便如此,也要让自己先接受。这样我们就可以放松下来,重投入学习中。
平静地接受那种最坏的情况,这样考试的时候就能减轻压力。好分数和好排名,有时候我们可以在轻松和愉悦的情况下获得。
杜绝厌学心理
著名的《知心姐姐》杂志对中小学生做过一次调查,结果现,学习和考试成了中小学生最大的苦恼。
某家心理咨询机构对6所中小学的近万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测试,
结果现,有5o%的初中生和近7o%的小学生对学习没有兴,甚至“厌学”。
在这些厌学的学生当中,有些喜欢把自己关在家里,到了学校就犯困,总想打瞌睡;有些还伴有神经性反应,一迈进学校大门,就会出现拉肚子、低烧、头晕、胸闷等症状,可是只要一放学,或者放假,就会马上活蹦乱跳起来。医生把这种现象称作“厌学综合征”。要知道,厌学不仅会生在学习跟不上的孩子身上,有许多学习不错的优等生也会厌学。……
在这些厌学的学生当中,有些喜欢把自己关在家里,到了学校就犯困,总想打瞌睡;有些还伴有神经性反应,一迈进学校大门,就会出现拉肚子、低烧、头晕、胸闷等症状,可是只要一放学,或者放假,就会马上活蹦乱跳起来。医生把这种现象称作“厌学综合征”。要知道,厌学不仅会生在学习跟不上的孩子身上,有许多学习不错的优等生也会厌学。
为什么有些学生会出现厌学心理?这要从人的一个基本特点说起。大多数人都有追求快乐、逃离痛苦的特点,如果在学习中体会的是成就感、愉悦感,那么比较容易喜欢学习;反之,如果在学习中体验到的是痛苦的感觉,就非常容易产生厌学的感觉。
学校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还是一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页面试试。
孙豆豆具,每一项枯燥的内容也才会成为有的游戏规则。
把学校当成乐园,你才会找到学习的亮点!
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应该找到学习和游玩的平衡点,你可以尝试做以下三件事情:
1。
当出现某种消极情绪时,应该敏感地意识到,并提醒自己不能成为情绪的俘虏。
2。
尽快着手按照已定的学习计划进行学习,不要受他人左右,包括你的老师。
3。继续学习,直到完成学习任务并有所收获为止。
采取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
有时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往
往会感到压抑和不快,甚至会越来越讨厌所做的事。相反,如果是做自己